非遗拾萃丨有了木刻分水制,哈尼梯田的水源川流不息

发布时间: 2022-07-11 字体:[]

    水是梯田的生命,由于梯田多开辟于向阳山面,层与层之间落差较大,田里一旦长时间缺水就会改变梯田的生态环境,当再次注水时就容易导致田埂倒塌,因此梯田里必须常年保持流水。为将川流不息的水源引入梯田,哈尼族、彝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从开垦梯田的时候就修筑了纵横交织的灌溉系统,据《元阳县志》(1990年)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元阳县就有4600多条水沟,这些纵横交织的沟渠,像一根根银线,编织着由片片梯田构成的大地雕塑。而对水沟和水资源的分配管理,成为维护梯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于是哈尼人在漫长的历史和梯田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木刻分水制”这种约定俗成、代代不逾的古规。

    “木刻分水制”即哈尼梯田用水的分配制度,是以哈尼族为主的梯田农耕民族世代传承的古规。具体做法是:由德高望重的老者牵头,在村民田户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根据每条水沟所灌溉面积的大小和农户在水沟修筑时出力的多少,规定出每条水沟应该分到的水量。同时,为保证分水公平公正、计量准确,人们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刻出开口宽度大小不同的横木,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之一—木刻分水器(哈尼语称欧斗斗)。沟长把它安置在总水沟分流处,让流水从开口分别流入水沟,进入梯田。这样,高山森林流出的水汇入沟壑后,经过若干道木刻分水器依次反复分配,就能灌溉到每一片梯田。

    木刻分水制是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是集体协商,分水“口”的大小和多少,由村民协商议定,代表的是公众的意愿。

图片村民在制作分水器。木刻分水器在哈尼语中称为“欧斗斗”,“欧”为水,“斗斗”为刻定。“欧斗斗”长度不等,按水沟的宽度而定,刻度按“口”计量,过去每4指宽为一“口”,现在也会用尺子直接丈量,刻出一整套的分水口。

     二是沟长管理,沟长是哈尼山寨选举出来管理水沟的专职人员,必须是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其职责是巡视和维修水沟,组织村民修缮水沟,负责管理木刻分水器,负责对村民进行爱护公共水利设施的教育等。 

     三是约定俗成,木刻分水器安放后具有一定的社会约束力,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破坏或移除。

     千百年来,木刻分水制确保了哈尼梯田合理的用水,维护了梯田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因用水不公而可能引起的纷争。它既是一种因地制宜,体现公平正义的传统灌溉计量技术;也是表征多民族守望相助的一项集体制度设计,反映了梯田农耕民族诚实质朴的社会公德和团结友爱的无私精神,是各民族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

    这项制度所传达的民主、公正、守序的社会观念和群而有序的社会分工,对当代社会治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