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拾萃丨在元阳,有一部彝族史诗,能带你穿越时空

发布时间: 2022-07-11 字体:[]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千百年来,彝族毕摩书写了大量的彝文经书,这些经书承载着丰富的信仰习俗、人生礼仪和伦理道德等知识,据《元阳县志》(1990年出版)记载,1985年县内发现的彝族经书就有144部,《阿黑西尼摩》是这些珍贵遗产中的代表。

 

     “阿黑西尼摩”为人名,是彝语音译,指的是创造万物的女性始祖,文中也简称为“西尼”或“西尼摩”。《阿黑西尼摩》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序歌和正文两个部分。序歌中,讲述了西尼是万物之母,她作为衍生万物的母神, 像大容器一样容纳了天地万物。正文则由“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十个部分组成,其饱满的史诗内容,涵盖了开天辟地、万物起源、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民族风情、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等内容。

 

    《阿黑西尼摩》不但呈现出彝族人朴素的世界观,还为彝族历史文化溯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例如史诗在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中讲述到,人类是猴子逐渐演变而来的,后经历了独眼人、竖眼人、横眼人三代人,这种对人类起源演变的描述具有一定的文化人类学参考价值;而史诗讲述的人类在发展中曾历经过的旱灾、洪灾,尤其是在寻根溯源中对六祖以及祖先谱系的追溯等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对婚嫁风俗、丧葬风俗的溯源,则呈现出彝族独特的习俗文化价值,对彝族日常生活特别是四季农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演唱方面,《阿黑西尼摩》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叠加等艺术手法,具有极高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加之吟唱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感染力强,给人以无穷的文学艺术享受,对保护和传承彝族母语、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通过民族文化工作者对《阿黑西尼摩》的不断挖掘整理和研究,《阿黑西尼摩》得以出版发行,现有书籍为元阳县新街镇水卜龙村委会已故毕摩施文科、李亮文唱述,云南省古籍文献专家普学旺、罗希吾戈翻译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2016年入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再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