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元阳:“稻鱼鸭”综合种养走出精准扶贫新路子

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 发布日期:2020-08-03 00:00:00 浏览次数:

盛夏时节,在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的蘑菇房前,山腰到山脚的一丘丘梯田里红米水稻泛着绿浪,金锭麻蛋鸭排着队在田埂上散步,调皮的鱼儿在田里嬉戏,目之所及像极了动漫世界。

项目引擎,打造哈尼梯田特色产业

近年来,在沪滇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上海徐汇区的帮助下,元阳县大力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千年哈尼梯田焕发出新活力,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的产业精准帮扶新路子。

在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村民李正福正忙着除草、施肥。在元阳县,像李正福这样被“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带动起来的农户有1954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347户,稻鱼鸭综合种养面积6.5万亩,亩产值提高到8000元以上。

2018年以来,徐汇区提供帮扶资金1300万元在元阳县建造了一个县级梯田鸭养殖示范基地,在13个乡镇分基地采购十万只鸭苗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户,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项目。今年,徐汇区计划再投资500万元,在新街镇新寨村委会建设梯田鸭种鸭场和梯田商品鸭养殖示范场,辐射带动新寨、大瓦遮2个村委会17个自然村发展梯田鸭养殖,建立新瓦梯田鸭养殖示范区。

稻鱼丰收

项目引擎,打造哈尼梯田特色产业

元阳县深入实施质量兴品战略,全力打造立得住、站得稳、叫得响、有分量的哈尼梯田品牌。

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投入资金70万元帮助元阳县建设梯田鸭追溯体系,实施养殖技术培训和品牌打造。“鸭子从出生开始到市民餐桌上,全程可跟踪这样质量上可以得到保障。”上海援滇干部、元阳县委常委、副县长朱炜说。

此外,元阳县还开展梯田红米标准化认证工作,完成梯田红米含量元素检测;大力推广传统水碾米,打造传统有机水碾米品牌,利用全国第一条胚芽生产线,开发梯田红米品牌,研发梯田红米系列产品;创建“哈尼哈巴”等品牌,探索梯田鱼、梯田鸭蛋特色包装、提升“稻鱼鸭”品牌产值。

产销衔接,沪滇携手联动创效

元阳县按照“定向发放、订单回收、定点宰杀、统一市场销售”的原则,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和“村党组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建立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上海市徐汇区与元阳县深入开展“百企结百村,携手奔小康”活动。徐汇区8家街道和企业对口帮扶元阳县8个贫困村,2019年投入携手奔小康资金550万元,86家企业结对86个贫困村,捐助资金145万元,接受上海各类捐赠资金771.3248万元。2019年,在上海开展的对口帮扶地区“百县百品”第二批产品推荐活动中,元阳县“梯田红米”产品首批入围;元阳县3家公司参加云品入沪红河农产品展。依托沪滇扶贫协作,开展了“买一斤红米为脱贫添一块砖”活动,销售梯田红米17万公斤,销售额300余万元。

元阳“梯田红米专柜”在徐汇区设立

产业链活,跑出哈尼梯田加速度

元阳县以村寨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服饰、特色民居等旅游资源为载体,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带动和深加工、发挥电商优势,形成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

同时,元阳县逐步完善哈尼梯田景区周边村寨排水、排污及村内道路、网线改造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在新街镇大鱼塘村建设了哈尼哈巴体验店,设置了农特产品展示区,农耕农具体验区,配备了厨房和餐厅。

今年7月,依托元阳哈尼梯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正式上线哈尼梯田认种计划,打通农产品到餐桌的爱心通道。认种者可参与当地农户撒种、插秧、收割、打谷等工序,在收获生态有机农产品的同时,成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