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保护哈尼古歌,红河在行动

来源:中国红河网 发布日期:2017-10-23 00:00:00 浏览次数:

“我听说,在云南哈尼稻田所在地,农村会唱《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少。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为保护好哈尼梯田传统农耕文化,我州在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加强对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和农耕文化的建设、管理与保护。恢复生态植被,使哈尼梯田的山林、水系、梯田、村寨等主要生态系统得到了完好保护;组织政府专业机构与民间力量积极搜集、抢救、挖掘、整理与保护哈尼梯田传统农耕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元阳县文体局副局长冯丽介绍,自开展保护农耕文化工作以来,元阳县做了多方面的努力,组建了一支由县传习馆演员为主的哈尼古歌传承队伍,为《哈尼古歌》的成功推出打好了基础;建设了“元阳县哈尼古歌传承基站沙拉托传承点”等17个哈尼古歌传承站点,为《哈尼古歌》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阵地;开展了诸多文化交流活动,《哈尼古歌》受邀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演出,在昆明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红河州哈尼古歌打造汇报演出,受到各大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此外,元阳县还积极举办了以“唱响哈尼古歌·传承梯田梦想”为主题的哈尼古歌演唱大赛,以及制作出版了首张《哈尼古歌》专辑,并组建了由28人组成的哈尼古歌少儿合唱团,更好地培养和传承《哈尼古歌》。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元阳县拥有了《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吧》《祭寨神林》(昂玛突节)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尼梯田农耕礼俗》《彝族民歌》《哈尼阿培聪坡坡》《矻扎扎节》《长街宴》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州级项目12项、县级项目76项。同时,拥有传承人162人(女性39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5人、州级传承人29人、县级传承人127人。“现在,农村会唱《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古歌、会跳乐作舞的人越来越多了。”冯丽说。

日前,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李正林在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会后表示,要看到哈尼梯田农耕文明正面临的隐忧,《哈尼四季生产调》等这些古歌不能丢,我希望十九大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把哈尼族古老民俗、传统歌舞文化留住,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现和培养,让更多人了解哈尼古歌,传唱和传播哈尼古歌,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