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第一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梯田苗苗”志愿服务项目旨在推动青少年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项目精心设计了少年非遗“秀”、少年非遗“行”、少年非遗“说”三项活动,每月常态化邀请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传习馆演员、民族文化志愿者开展农耕文化活态课堂,教授传统歌舞、农耕技艺、民族乐器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


此外,“梯田苗苗”项目还积极组织青少年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温暖。他们参与沟渠维护、农耕稻作等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让爱与责任在梯田间传递。同时,选拔一批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本土民族文化的青少年志愿者,在寒暑假期间担任哈尼梯田“非遗”向导和讲解员,引导青少年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增进传承热情,播撒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