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元阳县南沙镇概况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8-17 00:00:00 浏览次数:

南沙镇属元阳县城所在地,地处东经102°04′—102°51′、北纬23°09′一23°7′之间。东接嘎娘乡,南连新街镇,西邻马街乡,北与建县、个旧市隔红河相望,国土面积153.54平方米。全镇辖南沙、五帮、桃园、赛刀、石头寨、呼山6个村委会;南林、元槟2个居委会;47个村民小组。距省城昆明273公里,距州府蒙自92公里,距个旧47公里。全镇耕地面积20130亩,其中:水田4550亩,旱地15580亩。2002年总人口19048人,其中:农业人口13644人,占总人口的71.6%,非农业人口 5404人,占总人口的28.4%。少数民族人口 15301人,其中:傣族6934人,占总人口的36%;彝族4791人,占总人口的25%;哈尼族3160人,占总人口的16.5%;壮族177人,占总人口的0.9%;瑶族128人,占总人口的0.6%;苗族90人,占总人口的0.5%;回族10人,占总人口的0.05%;白族9人,占总人口的0.04%;纳西族2人,占人口的0.01%。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低,两侧高;最低海拔230米,最高海拔1110米;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IO℃,年平均气温20℃;年均降雨量700毫米。经济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属纳楼土司管辖,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苦。一九四九年进行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南沙镇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54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30.3刀元,粮食总产4076吨,农民人均有粮27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元。初步形成了粮、经、畜协调发展的格局,热区经济林果、冬早蔬菜、畜牧业等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乡镇企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县城迁移到南沙后,以城市为重点的多种非公经济成分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有个私经济734户,乡镇企业总收258.93万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调整,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5年的48.9:15.3:35.8调整为2002年的36.2:37.2:21.6,粮经比例为43:570。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培植出具有热区特点的特色产业和名特优产品,一是以冬黄瓜、辣椒、茄子二苦瓜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二是以香蕉、酸角及沙仁沟优质本地荔枝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三是以牛肉干巴为特色的餐饮业。所辖社区/村委会及自然村情况如下:

8

村委会及自然村名称

村民委员会

自然村

乡镇名称

序号

名称

序号

名称

合计

9

村民委员会

48

自然村

南沙镇

1

大沙坝村委会

1

大沙坝

2

五帮村委会

1

五帮村

2

新寨村

3

沙仁沟村

4

水塘村

5

三家村

3

南沙村委会

1

排沙村

2

楮皮寨

3

菱角塘

4

甘蔗山

4

赛刀村委会

1

乌龙村

2

龙大村

3

干冲村

4

龙小村

5

赛刀村

6

大六呼村

5

桃园村委会

1

桃园村

2

困勒村

3

麻木寨

4

慢腊村

5 我贾村


6

那里村

7

热水塘

阿努寨


9

景圣村

6

呼山村委会

1

逢春岭组

2

马街组

3

嘎娘组

4

攀枝花组

5

小新街组

6

沙拉托组

7

黄茅岭组

8

胜村组

9

牛角寨组

10

黄草岭组

11

新街组

7

石头寨村委会

1

石头寨

2

寨新寨

3

靠邓

4

蚂蚱寨

5

六呼

6

坡头

8

元槟园社区

1

五亩村

2

槟榔园

3

社区城镇居民

9

南林社区

1

南沙村

2

土老寨

3

社区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