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按照“安元轩全稳固、遮风避雨”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主动协调,切实履 职,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34035户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
元阳县组织农危改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进村入户,对4类重点对象住房情况 进行摸底调查,动员符合条件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群众提前建房,采取先建房后给指标的模式, 加快了全县农危改实施的进度。利用电视、广播、发放宣传册和口袋书等方式宣传农村危房改造 政策,共制作电视专栏30期、发放宣传册2万余册、发放口袋书3万余份,让农危改政策宣传 走进千家万户。
结合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夏季攻势”“冬季攻势”等专项行动,元阳县围绕“六个清零 计划”,通过把干部队伍、工程技术队伍和群众组织起来,最大程度提高农危改工作组织化程 度,确保农危改规范推进、质量过硬、取得实效。每个乡镇1位县处级领导任调度长,37名县 处级领导干部挂包134个行政村,乡镇干部为主,村组干部、驻村队员、帮扶干部为辅的12 34支突击小分队,全面督导推进农危改工作。精选9家施工单位、25支施工队伍,建立合理 竞争机制及黑名单制度,做到成本求实、计量求准、质量求优。先后组织培训了15000余名 施工人员参与农危建设。
元阳县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开展菜单管理、责任包保、示范带动、贷款助力、多种建设5种模 式,全力推进农危改工作。制定《元阳县C、D级危房加固改造一户一方案菜单表》,明确了示 意图菜单、除险点加固菜单和参考价格菜单。做到改前有预算,改中有技术指导,改后有结算签 单。建立“县有指挥部、乡有危改办、村有监督委、组有工作组、户有责任人”的5级工作机 制,确保农危改工作包保到户、责任到人、有效推进。在全县创建农危改建设示范点65个,以 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广经验,全面推进农危改工作。
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安居建贷贴补”及“元阳县C、D级危房改造助力贷款”政 策。2014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建贷贴补资金6802万元,涉及农户3401户;发放农危 改金融助力贷款2777.436万元,涉及农户1410户。农户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可选择 自建、邻里互助建设、政府帮建、自聘工匠建设,或者自筹部分资金、政府协调施工队帮建等多 种建设方式。
同时,采取政策培训到位、危房认定到位、因户施策到位、严格监管到位、组织验收到位、 资金拨付到位“六个到位”工作法,进一步规范农危改工作流程。分批次对县级行业部门县管人 员、县级专家组成员、县级聘请认定人员、助理员、监理员、乡镇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员、县 级单位“挂包帮”人员及村组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共举办大小培训30余场次,累计培训干部5 000余人。建立“统一培训、乡镇初定、第三方认定机构认定、县级审定、全域实施”的工作体系,并结合一看柱,二看梁,三看屋顶面和墙,四看地基稳当不稳当的“四看”工作法精准认 定农村危房。聘请20名农危改助理员、14名监理员,80余人专家组建专家组,分赴各乡镇 进行巡查指导和监理。改造完成后,由县、乡、村3级各对农危改工程进行终验,做到“竣工一 户,验收一户”。并按工程进度分批分期将农危改补助资金拨付到位。2014年至2019 年,全县共整合投入农危改资金7.99亿元,惠及农户34035户。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该县一方面注重居家生活环境的整体提升,做到起居室、卧室、厨 房、储物间、过道等室内空间合理分隔、布局有序。一方面注重传统民居的保护。结合当地建筑 风貌和民族特色,对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在挂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加固修缮,确保达到“安 全稳固、遮风避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