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曹正发:赤子之心比糖甜

来源:元阳宣传网 发布日期:2020-05-09 00:00:00 浏览次数:

在我县的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有这么一个人,他常年穿梭在甘蔗地里,想蔗农之所想,急蔗农之所急,扎扎实实为蔗农办实事,受到广大蔗农的拥护和好评。在岗位上,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农务员,为糖业发展留下了“后备军”。他就是制糖业里的“赤子”——曹正发。

曹正发是土生土长的元阳哈尼汉子,实心眼、重情义,25岁的他从部队退役后进入了元阳制糖企业,当过一线员工,也当过一线农务人员。当时刚开工一年的糖厂收益不佳导致有长达一年多时间没发过员工工资,曹正发的许多同事都打了退堂鼓,甚至有的离开公司另谋职业。

他凭着对制糖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毅然抉择留在改制后的元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继续为制糖事业服务。曹正发说,刚被分配进工厂时他心里也十分迷茫,因为不懂榨糖技术和甘蔗种植技术,他感觉自己在工厂里显得格格不入。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秉着决不放弃的部队精神,从零开始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也在岗位上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农务员。

“跟着那些老同志慢慢地学习,自己也看一些理论,不断实际操作,出去外面培训学得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技术,回来又传授给我们农务科的人员。”曹正发说。

为了带动村民种植积极性,消除种植顾虑,在2000年,刚进入糖厂工作一年的曹正发在噶娘乡凤港村委会流转了村民们一百余亩的土地来发展甘蔗示范地。示范甘蔗的丰收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新路子,从第二年起全村一百多户人家都走上了这条致富路。到目前,噶娘乡凤港村委会已发展了一千七百多亩甘蔗地,成熟后的近万吨甘蔗全部由英茂糖业有限公司进行保底收购,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凤港村委会大马多倮村村民罗玉生告诉记者,曹正发在大马多倮种植了一些示范地,给广大人民群众看,这些甘蔗成活率也高,出糖率也好,他指导以后病虫害也是减少了,产量增加了。

随着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曹正发成了一个闲不住的人。平时只要没事,他几乎每天都会去甘蔗基地里走走,宣传甘蔗政策,查看甘蔗长势,讲授栽收技巧,发现了问题就立即通知村干部和村民调整栽种方式。

“平常时候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地里面瞧,有时候电话里也会通知要怎么做。”大马多倮村村小组长普加兴说。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以“有效组织、严格程序、及时调度”为有力措施,规范公司甘蔗砍运方案,逐步编制和完善了《砍运种管实施细则》、《甘蔗砍收质量及标准》、《甘蔗砍收秩序》等公司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甘蔗品种和种植海拔的层次,依次组织农户砍收甘蔗,为公司大宗原料运输物流的落实和生产调配发挥了科室职能作用,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甘蔗种植管理和收榨物流模式。

据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农务科科长张宝福介绍,曹正发在农务科科长的这几年,为公司“种、管、砍、运”各个方面很大地提升了各个工作管理环节,特别是砍运次序上,他做了很大的工作,几个榨季以来甘蔗出糖率每年都是高效地完成,使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今,曹正发也在糖厂工作了21个年头,先后获得了上海烟糖集团“党员先锋岗”、红河州第七届“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英茂糖业集团公司“优秀员工”等荣誉。但他认为自己只是制糖产业里的一颗小小“勤务员”,做的都是本职工作,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让广大蔗农享受到“甜蜜事业”,让公司为元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甜蜜事业”。

“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团结同事,刻苦学习,特别是科学技术这一块出去外面多学习一下,引进我们元阳厂区来推广,把我们的甘蔗产业发展得更壮大。”曹正发信心百倍地向记者说着内心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