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元阳县立足三个靶向,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

来源:元阳宣传网 发布日期:2020-03-17 00:00:00 浏览次数:

元阳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工作思路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逐步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努力,着力强化党组织在其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致力于组织带动搬迁点群众发展生产、共同致富、建设家园,进一步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

以党建引领为导向。突出党建引领的重要作用,提高党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的覆盖面。截至目前,我县共有41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中建设有安置点党组织34个,占比达82.9%。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党组织时,注重将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人员选举为支部书记,并健全党组织设置,配有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工作任务主要为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发展生产、参与脱贫攻坚、村级治理等,凸显易地搬迁党组织在参与村级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以稳定增收为手段。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协同发展、共同发力。瞄准群众增收的几项措施深入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元阳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县,近年来,外出务工收入在群众经济收入比重中占比很大。据统计,元阳县目前共有建档立卡劳动力89453人,已转移就业48761人,转移就业率达46.86%,特别在易地扶贫搬迁点,有组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更大。如沙拉托乡草果洞村强新村集中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50余户,党员9名,为加大组织化输出力度,成立了沙拉托乡哈彝兄弟农业劳务信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达120余名;二是探索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融合点。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抓实抓牢,如元阳上新城乡福龙山易地扶贫搬迁点,支部书记杨忠亮着眼于本村地势特点及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着力将该易地扶贫搬迁点打造成“千亩”热区特色芒果种植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建档立卡户致富增收的一条产业路,目前,芒果种植面积已突破2000余亩;三是合理利用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由政府统筹,对搬迁点合理规划用途,如黄茅岭乡新农贸市场集中安置点,充分利用所在地集镇优势和小高层建设模式,使搬迁贫困户共同拥有小高层1楼960平方米的商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光荣脱贫。

以群众安居为目标。“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元阳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初就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模式。部分搬迁安置点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采取“1+X”党群划区域共管模式,由1名党员任片区组长,组织带领群众划段包干,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参与乡村治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