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两山”20载・元阳新画卷 | 治水变“智”水!元阳:水活生态兴 民富产业旺

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 发布日期:2025-09-08 09:35:48 浏览次数:

编者按

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浙江安吉余村播下,二十年来,这颗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元阳县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始终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让“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这张亮丽名片更加璀璨夺目。


二十载砥砺前行,元阳县在“两山”实践创新之路上硕果累累。从哈尼梯田的生态守护到森林资源的精心呵护,从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哈尼文化的传承弘扬到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元阳大地处处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为全面展现元阳县在“两山”理念指引下的发展成果,我们特别策划《“两山”20载・元阳新画卷》主题报道,通过深入挖掘生态保护成效、绿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个方面的故事,带您领略元阳二十年来的华丽蜕变,感受“两山”理念的强大生命力和实践伟力。今天推出第六期《治水变“智”水!元阳:水活生态兴 民富产业旺》。



秋日的元阳,河水澄澈、稻浪起伏,浅滩嬉戏的孩童与“水清岸绿”的景致相映成趣。近年来,元阳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水”为核心推进系统治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发展之路。



元阳县境内河流纵横,红河干流穿境而过。过去,因居民污水乱排、垃圾乱弃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河道淤积严重,水生态受损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元阳县打响“清淤 + 修复”综合治理攻坚战,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2024年新增3个河道治理项目、1个灌区建设项目,208名河长累计巡河办结问题80项,以制度保障治水实效。




同时,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2020年投资1.326817亿元实施排沙河、麻栗寨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修建7座钢坝、1块生态湿地,构建河道自我修复系统;建成16座兼具供水、灌溉、发电功能的水库,其中东观音山水库(小一型)年供水214.71万立方米,覆盖新街镇、南沙镇2.5754万人及4147头牲畜饮水,解决1695亩农田灌溉问题;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方位保障生产生活用水。


此外,通过退耕还林、退旱还湿还田等举措,恢复水系自然连通,保护生物多样性。“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为美丽宜居家园建设添力。”元阳县水务局副局长高文杰表示。




在改善水生态的同时,元阳县将治水与哈尼族传统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恢复传统“木刻分水法”,依托红河、藤条江、丫多河等水系禀赋,布局特色产业集群。建成梯田鸭蛋深加工、鱼片加工、红米饼生产、红米酒酿造等项目,推动生态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立足红河、藤条江、丫多河等流域矮山河谷经济带,培育冬早蔬菜、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获荔枝等16项有机产品认证。依托马龙河、丫多河水系禀赋,建成国家级陆基圆池养殖示范园等7个现代渔业基地,总产值达4300余万元;深挖红河、排沙河水韵文化,打造大沙坝旅居综合体、那里村傣陶文化聚落、南沙颐和康养中心等项目,推动“旅居元阳”品牌建设。



水生态治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东观音山水库建成后,解决了周边850户3800人的饮水难题,用水质量大幅提升。”新街镇水卜龙村党总支书记杨林说。南沙镇居民王国强也坦言:“排沙河整治后水变清了,沿河步道成了我们散步健身的好去处,生活幸福感更强了。”生态红利还带动了乡村振兴,阿者科村依托改善的生态环境,以“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模式开发梯田观光、蘑菇房民宿等项目,村民户均年分红逐年增长。



“治水”到“兴产”,从“护绿”到“富民”,元阳县以“两山”理念为指引,让千年哈尼梯田焕发新生机,也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