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粑粑
是红河大地上
过春节不可少的一项传统习俗
当地人说:
“踩过粑粑,这年味儿才算足了。”
踩粑粑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需要经过蒸、踩、揉等一系列环节
大人、小孩都可以参与其中
使得年味充满了别样的仪式感
早上天刚亮,路老寨村村民杨小光一家就开始忙活起来,把头天淘洗干净、泡发得圆鼓鼓的糯米倒进大蒸桶内,在灶膛烧起柴火蒸煮。
“有了共产党,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今年准备的糯米又比去年多了,多踩点粑粑,送给亲戚朋友们尝尝鲜。”烧旺的柴火发出噼哩啪啦的声响,映着杨小光脸上的笑容。
待糯米蒸好后,杨小光趁着热气将糯米倒进干净的石槽,大人、小孩一起有节奏地踩着石碓。他们脚下一踩一松,碓头一起一落,一下、两下、三下......“哐当,哐当”的声音均匀而有力。
石碓的另一头,经验丰富的杨田英正忙着揉粑粑。她说:“石碓一抬起来,我就这样揉,要踩二十多分钟呢。”
踩的踩,揉的揉,大家伙儿齐心合力,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功夫,又糯又细又白的糍粑团便打好了。杨田英迅速取下糍粑团,揉搓定型。
春节前后,路老寨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粑粑。每家院里,舂锤声声,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个个齐上阵:烧火、上甑、打粑、取粑、做粑、送粑……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忙得不亦乐乎。
制作好的糍粑不仅是苗家人过年待客的佳肴,也是送亲访友的重礼。糍粑有很多种吃法,可煮、可炸、可烤,口味各异,食用方便。而苗家人最喜欢的方式就是火烤,春节期间,一家人围炉而坐,边烤边吃,有说有笑,好不惬意。
路老寨是个民风纯朴的寨子,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糍粑可以用机器做出来,可苗家人却钟情于手工打糍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黏住亲情的“集结号”,是团结与力量美的象征,也是热热闹闹喜迎新春佳节的一种方式。
来源: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