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南沙镇始终坚守“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工作理念,积极作为,多措并举育产业、拓岗位、促就业,助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走上增收致富路。

为解决外出返乡务工人员的就业难题,该镇推出“村(社区)党总支+工厂+留守人员”的三元联动就业模式,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为群众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在南沙镇的“家门口就业”培训现场,村民们正围桌制作夹子,手指灵活组装,工作热情高涨。短时间内,桌上便堆满了制作完成的铁夹子。
南沙镇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对辖区内的公房、学校、活动室等资源进行全面摸排,登记了43个就业场地,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同时,主动与周边工厂对接,搭建企业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业务洽谈、原材料收发、制成品交付和薪酬结算的一站式服务,为留守人员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便利。

铁夹子的制作过程简单易学,群众学会后可以带回家制作。工厂以每公斤2.8元的价格回收铁夹子,工作时间灵活,多劳多得。熟练掌握后,群众每月可增加收入3000余元。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服务的作用,南沙镇各村委会、社区积极行动,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收集意见、党员干部实地调研和上门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辖区留守人员的现状和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服务送到留守人员手中,实现了家庭增收与关爱一老一小、留守妇女的双赢。

此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以留守老人、妇女宝妈、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组织开展铁夹子制作技能培训,不仅帮助辖区群众提高了劳动技能,还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