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攀枝花乡巧手绣出致富路

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 发布日期:2025-08-25 09:25:25 浏览次数:

在攀枝花乡的群山间

炊烟与绣线交织

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这里的猛弄刺绣非遗工坊

见证着村级闲置厂房的重生

更见证着村党组织带领群众

用指尖技艺编织致富梦想的生动实践



DSC_3693.JPG


曾经,攀枝花乡的刺绣技艺代代相传,但因缺乏系统组织和销售渠道,一直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全乡绣娘众多,不少妇女自幼随长辈学习民族刺绣。乡党委政府与村党组织深入调研后提出:“何不利用闲置厂房,让老手艺变成新产业?”



2016年3月,攀枝花乡党委政府引导村党组织,创建了以“绣娘”为成员的“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闲置厂房被改造成集生产、培训、展示于一体的“非遗工坊”。同时,探索“企业+非遗工坊+家庭作坊”的订单模式。考虑到务工群体以妇女和弱劳动力为主,需照顾家庭,工坊为不同情况的村民提供就业选择。对于不便离家的残疾人、高龄老人,工坊派专人送料上门、回收成品,让他们在家就能就业。



此外,工坊还邀请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猛弄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世芬加入合作社,并借助沪滇合作契机,在马老贺开设传承站点。李世芬鼓励村里妇女加入,学习刺绣技艺,承诺倾囊相授。很快,越来越多妇女加入她的队伍。从纹样设计到针法技巧,她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多亏了李世芬的鼓励,现在我们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人。”绣娘普秀花感激地说。截至目前,猛弄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0余人,形成彝绣专业村2个、彝绣协会1个、彝绣营销大户4户,从业者达2000余人。通过刺绣,这些妇女每月能为家里增收千元左右,实现稳定增收。



为让传统刺绣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合作社先后组织绣娘赴上海参加非遗刺绣技艺培训、产品展销博览会,学习先进设计理念和市场运作知识,了解现代刺绣流行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设计。如今,猛弄刺绣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环环相扣,产品涵盖服饰、背包、抱枕、饰品等300余种刺绣文化创意产品。2024年,非遗工坊“派单”6.2万余件,239名绣娘接单,人均增收2.6万元,形成“一村带多村”的产业辐射效应,让村民的腰包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