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紧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发展契机,大力开展产业科技帮扶,深入田间地头,为粮食作物、有机蔬菜、热带水果、水禽养殖等产业“把脉问诊”“对症开方”,帮带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
元阳县建立科技特派团成员包乡联村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团深入水稻、木薯、香蕉、荔枝、枇杷、水禽6大产业开展调研,摸排问题和难点,制定相关工作方案,通过集中精力强化良种培育、新型肥药、绿色防控等方面技术攻关,完成4个重点帮扶乡镇转化应用,解决关键技术成果31项,转化应用科研技术成果7项,成功让每亩香蕉、枇杷同比增产120公斤、100公斤。
在工作推进中,该县整合国家科技特派团29名高层次专家人才,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师傅+徒弟”等方式,开展农技人才培养。以“现场指导+田间调研”教学模式开展“传帮带”137人,结对帮带本土科技骨干人员62名,举办种养殖技术等培训30期2650人,病虫害管理、土壤施肥等技术培训7次、覆盖农户1000余人次,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提供人才支撑,实现科技助农向“造血型”转变。
“为实现更好发展,我们请科技特派团专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体系,建立‘党组织+科技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以科研成果促进产业科技助企带农增收。”县农科局副局长雷碧波说。
目前,全县对接帮扶新型经营主体186家,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乡村致富能手等40余人,有新品种示范带动农户289户,带动就近务工人员13000人次,实现农民劳务增收170万元。
未来,元阳县将坚持人才发展和产业提升相互融合,持续优化建设农业科技人才支持体系,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全面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让哈尼梯田长满科技创新“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