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和谐发展 共富共荣 党群干部凝心聚力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

来源: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2-11 00:00:00 浏览次数:

岩际村隶属于牛角寨镇岩际村委会,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68户762人,世居民族为彝族辖。有党支部1个,党员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388人,已全部脱贫出列。近年来,岩际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强化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守望相助、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绽放出绚丽夺目的民族团结之花。

抓党建,互帮互助“一家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岩际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民族政策纳入党员群众学习的重要内容,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利用春节、火把节等节庆期间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从法制教育入手,通过村组会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村村响广播等形式,组织广大群众学习《宪法》《民族团结知识读本》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全面激发全村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了全村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兴文化,引领群众“转民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1952年12月,岩际村定立《团结纪念碑》,是到目前为止元阳县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块涉及民族团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文物级纪念碑,它是元阳县县《团结爱国公约》精神在农村贯彻落实的历史见证,是岩际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见证,也是岩际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本着对新时代秉承团结爱国公约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岩际村实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及周边设施,重立《团结纪念碑》,为广大群众提供学习、传承民族文艺的平台,方便民族艺人交流,为青少年学习民族文艺提供了场地,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传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广大群众共娱、共乐,增进了民族团结,同时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

促发展,共建共享“拔穷根”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岩际村党支部认真分析制约彝族人民增收难的瓶颈问题,通过民主议事会“一事一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加快村级路网建设,主体农户把自己的土地、资金、人力、技能等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到产业项目发展,作为村集体发展的基础资源,实现土地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主动与乡村蓝店沟通联系,加强群众技能培训,有组织的将素质高、就业愿望强烈的群众统一输送到广东、浙江、个旧、蒙自等地有需求的企业,增加农户收入。大力宣传国家惠民政策红利,提高农户对国家政策的知晓率,让惠民政策的红利充分释放。

强整治,生态美村“暖人心”

近年来,岩际村党支部把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与提升人居环境、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全村彝族人民开展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巾帼志愿服务队在创建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成立村人居环境理事会,村民实行“门前五包”制度和“五严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立组长带头、成员监督机制,党员带头捡垃圾、扫卫生,将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卫生清洁干净,各户之间相互监督监管,确保相邻主体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把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村寨稳定作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组建以“五老”、能人、党员、德高望重的人为调解小组,对土地纠纷、低保评议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事项做好政策宣传和正面教育,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村内呈现“一家有事,全村帮;一人有难,众人扛”的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