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李梅:奔走在梯田上的农技人

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 发布日期:2020-10-19 00:00:00 浏览次数:

她从小与水为伴、与鱼虾为伍,与水产、渔业结缘。从事渔业事业和水产技术推广工作32年,长期扎根梯田,足迹踏遍元阳的山岭田间,开展各项与渔业有关的工作。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梯田小龙虾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运用、新品种引进试验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就是县水产工作站站长李梅。

画面中的这位妇女就是李梅,今年52岁,南沙镇五亩村人,1989年毕业于云南省农职业技术学院淡水渔业专业,同年被分配到县农业局水产站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李梅同志立足边疆,刻苦钻研业务。2000年始,李梅作为主要技术项目负责人,一直承担、实施并完成 “稻田养鱼工程示范样板”项目工作。18年间,累计开展稻田养鱼示范样板面积1.97万亩,平均亩产63.2公斤,比常规养殖亩增产43.2公斤,每亩增加产值2528元。2017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8.5万亩,我县也成为全州稻田养鱼大县。该项目于2002、2004、2010年分别荣获省农业厅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李梅参与实施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亩产值由单纯水稻种植不到2000元提高到万元以上,实现了 “百斤粮、百斤鱼、千枚蛋、万产值”、“一水三用、 一田多收”的综合效益。该项目于2018年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同事陈文光:李梅同志长年扎根梯田边,在做好稻田养鱼技术指导的同时,时常关注养鱼农民田里的水稻长势情况,发现病虫害或水稻长势不佳等问题时,会及时为农民请专家开处方,把防治方法、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李梅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开展水芋田头套养泥鳅试验。经测算,养泥鳅亩产值1.81万元,水芋头种植收入6.57万元,两项平均亩产值10345元,实现水田单位产值超万元的目标;探索指导农户发展石蛙驯养繁殖及推广,开展新品种引进养殖试验,2012至2016年间,引进了福瑞鲤、长丰鲢、芙蓉鲤鲫苗种,开展稻田和网箱养殖试验示范成功,深受养殖户喜爱。

新街镇黄草岭村村民 张志华:李梅经常会下来,在种养殖方面有什么不懂的问她,她都会耐心的帮我们解答,指导我们。

2006年新街镇一农户从外地市场自行购买小龙虾,在自家梯田中放养。短短几年间,小龙虾迅速扩散到新街、攀枝花、牛角寨、沙拉托四个乡镇,对梯田、水稻和天然植被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水产工作站站长 李梅:当时我非常慌,两三个月都睡不好觉,后来我们研究出了一套统防统治的方法,一年的时间小龙虾得到有效控制。

李梅同志通过开展“梯田小龙虾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研究及推广运用。2012年至2014年间,累计开展防治面积8.06万亩,挽回经济损失8049.3万元,有效控制了小龙虾对哈尼梯田的危害。项目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并获2014年度省农业厅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和红河州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梅热爱本职工作,善于总结,撰写了PPT技术培训教材,技术送到农户手中。近5年来,开展稻渔种养殖培训班143期,授课178个课时,培训养鱼群众1.4万余人次,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爱农业、爱农民是服务好“三农”的基础。我们只有发自内心的爱农业、爱农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心实意的走入田间地头,俯下身去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农户之间的距离,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李梅就是这样的一位农业人,群众的满意就是她前进的动力,她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农业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