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新冠病毒“物传人”风险有多大?如何防范?专家详解→

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 发布日期:2022-01-21 00:00:00 浏览次数: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庞星火: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可疑物品样本检测结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同日,广东深圳也通报了本轮疫情中,首例感染奥密克戎病例的流调进展。据了解,该确诊病例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1月12日接触和分拆了来自北美的快递。

经国家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控中心比对,其感染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与天津、上海、珠海和北京等多起本土奥密克戎疫情报告病例,均不在一个传播链上,与深圳以往境外输入病例也不同源,与全球数据库中北美地区上传较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 深圳市卫健委表示,不排除本起疫情,是由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

消杀后,国际邮件为何仍然“有毒”?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目前国际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态势仍在持续,进入国内的邮件和货物,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一些病毒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死掉,但在特定条件下,有些病毒不会死亡,货品就会具有传染性。

专家还介绍,新冠病毒不仅会污染邮件的包装,也会污染内部的货品。此次快递行业相关人员没有最先发病,说明对邮件表面的防护和消毒效果是好的,但对包装里面的货品出现传播风险要引起高度重视。

接收国际邮件 如何保障安全?

专家建议,公众可以减少或暂停非急需的国际邮件。但如果确实急需接收国际邮件的话,应该严格做好消毒,并在接触邮件时做好防护。

 

物品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一定会传染给人吗?

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物品核酸阳性并不代表着在物品的表面一定有活病毒。病毒存在于物体表面一段时间后会失去活力,但病毒的核酸依然存在,就会出现物品表面核酸检测阳性的现象。而阳性物品的病毒如果要传染给人,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要有传染源,也就是说物体表面的病毒一定是活的病毒,而不是病毒的尸体。

要有合适的传播途径,对新冠病毒来说就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要有易感人群,也就是接触的人要没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