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元阳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郭力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元阳县2016年地方财政决算(草案)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7,629万元,同比增长11.4%,增收3,851万元。在财政总收入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056万元,完成州级下达计划数26,007万元的100.2%,为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25,920万元的100.5%,同比增长8.2%,增收1,97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024万元,同比增长1.6%,增收17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5,032万元,同比增长13.6%,增收1,800万元。上划中央收入完成8,492万元,同比增长23.1%,增收1,593万元;上划省级收入完成2,495万元,同比增长4.3%,增收103万元;上划州级收入完成586万元,同比增长44%,增收179万元。部分项目完成情况(详见附表1):
(1)增值税完成4,56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2.2倍,同比增长1.5倍,增收2,741万元。主要是“营改增”后建筑服务业、销售不动产业实现增收。
(2)营业税完成2,25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35.9%,同比下降55%,减收2,756万元。主要是“营改增”后,建筑安装行业、销售不动产业及邮电通讯业同比减收。
(3)企业所得税完成31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77.8%,同比增长16.5%,增收44万元。主要是县农村信用社、县联合建安有限责任公司和石屏宝秀建筑有限公司实现增收。
(4)个人所得税完成12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85.7%,同比增长22.4%,增收22万元,主要是个人工资、薪金实现增收。
(6)非税收入完成15,032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1倍,同比增长13.6%,增收1,800万元。一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727万元,同比增长1.1倍,增收2,943万元(哈尼小镇资产处置1,640万元、保障性住房处置收入3,260万元);二是国内捐赠收入2,055万元(扶贫1,240万元、华西公司570万元、教育245万元);三是按上级文件要求,部分基金收入列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6,152万元,同比增长2.2%,增支5,4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97,095万元的2.5倍,其中:民生支出占支出总量的84%(详见附表2),因年初人大会通过的预算数未含上级专项资金,因此部分功能分类科目预算数与决算数相差较大。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312万元,同比增长8%,增收97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510万元,同比增长5.8%,增支249万元。(详见附表3)。
(三)社保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总收入完成40,979万元,同比下降19%,减收9,631万元;本年总支出完成32,785万元,同比下降28%,减支12,882万元。
(四)我县因经济基础薄弱,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财政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
2016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6,056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性收入2,01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36,47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7,566万元),地方政府债劵收入23,49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92万元,调入其他资金146万元,收入总计267,041万元。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15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11万元,地方政府债劵还本支出19,19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87万元,支出总计267,041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根据新《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待州级决算正式批复时,如有变动,再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
2.政府性基金决算平衡情况
2016年全县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31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30万元,上年结余12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劵收入2,000万元,收入总计6,56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51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劵还本支出2,000万元,支出总计6,510万元,年未结转59万元。待州级决算正式批复时,如有变动,再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
3.社保基金决算平衡情况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入40,979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22,591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20万元;保险费收入16,975万元;投资收益332万元,转收收入315万元。本年总支出32,785万元。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8,19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5,321万元。
二、2016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及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偿还情况
(一)2016年政府性债务情况
1.系统内债务余额64,713万元,其中:2014年清理甄别存量债务余额:28,579万元(政府负有偿还责任28,258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321万元)。债券资金债务余额36,134万元,其中:2015年共争取3批置换债券10,643万元(第一批置换债券139万元,项目为大象田片区139万元;第二批置换债券504万元,项目为保障性住房253万元、大象田片区81万元、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款170万元;第三批置换债券10,000万元,项目为哈尼小镇工程款5,000万元、福地路工程1,000万元、梯田路工程1,000万元、晋思线道路改造工程1,000万元;土地融资贷款2,000万元)。2016年共争取5批置换债券21,191万元(第一批置换债券2,570万元;第二批置换债券15,070万元;第四批置换债券1,191万元,第五批置换债券2,360万元)。新增债券资金4,300万元(扶贫开发项目2,300万元,森林公园建设项目2,000万元)。
2.系统外债务余额(不含3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21,101万元。其中:住建局示范村项目600万元,哈尼梯田核心区十五个传统村落项目20,501万元。
3.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情况:县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债务24,003万元;县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债务26,600万元;县公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债务85,483万元。
(二)2016年政府性债务偿还情况
2016年偿还本息共计14,172万元。其中:本金11,753万元,利息2,419万元(县城投公司利息791万元,县旅投公司利息279万元,县路投公司利息615万元,其他项目利息734万元)。
三、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千方百计抓收入,财政收入目标如期实现
受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市场低靡等因素影响,全县财政收入前三季度一直低位运行,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攻坚克难,强化收入组织力度,顺利完成了2.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任务。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税收收入分析,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强化税收专项检查和税收稽查,加大清理欠税工作力度,确保依法征税、堵塞漏洞、应收尽收,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季度分析机制,充分发挥“以票控费、以票促收”作用,进一步整合非税收入征管职能,着力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缴入库。
(二)统筹城乡促三农,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44,137万元,其中,农业支出6,513万元,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发展壮大,支持粮食作物高产示范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农业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支持特色生物产业的引进和培育。林业支出5,202万元,兑付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省级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资金,支持森林抚育、人工造林、农村能源建设,以及以木本油料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和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水利支出10,682万元,支持丫多河水库、纸厂水库、东观音山水库建设,保障诰封碑水库、马龙河水库、西观音山水库、增益寨水库至烂衙门引水等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稳步推进。扶贫支出15,375万元,支持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传统村落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村级“四位一体”建设和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扶贫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全县脱贫攻坚步伐。
(三)深化改革严监管,科学理财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推广运用PPP模式,缓解重点项目融资困境。2016年,我县总投资近6亿元的城镇综合供水改扩建项目成功列入第三批财政部示范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的元阳县增益寨至烂衙门引水和诰封碑水库水利综合工程已录入PPP信息平台,元阳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和元阳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工程正在编制项目方案。二是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按照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要求,顺利完成了全县73个党政机关公车改革。通过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92辆,保留公务用车216辆,其中:本级领导留用2辆,机要通信和应急用车16辆,公务用车服务平台车辆73辆,执法执勤用车74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11辆,乡级留车40辆。公务用车数量大幅压减,行政成本明显降低。三是深化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按照“严格绩效,突出责任,责权一致”要求,继续完善“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应用有反馈”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求县级各部门主动对50万元以上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2017年财政工作意见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精准脱贫的攻坚之年。为确保今年财政预算顺利执行,实现收支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财源建设,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继续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在巩固和发展现有税源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协调资金,通过财政贴息和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式支持产业项目发展,努力培植财源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狠抓财政收入组织。强化税收征管措施,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建立非税收入基础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推广运用财政票据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效率。完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巩固“财税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化综合治税”的良性工作格局,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三是认真研究财税政策,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和投资动态,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筛选、论证和申报等基础工作,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的补助力度。
(二)突出支出管理,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倾力支持“三农”发展。保持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加大对整乡推进、美丽乡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着力巩固财政性教育投入达标成果,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有序发展。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我县文化软实力。四是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改革。积极支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建设,继续推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继续落实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政策。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实施创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扩大城乡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覆盖面;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合做好各类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水平。六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支持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力度,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
(三)突出深化改革,激发财政体制机制活力
按照上级有关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健全完善财政体制机制。一是健全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积极探索实施全口径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和预算约束力。二是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开展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减免税或“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杜绝收过头税、过头费、搞寅吃卯粮等现象,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三是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要求,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理顺县本级财政管理体制,努力促进我县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吴副主任及各位领导,2017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弘扬实干作风、干净干事、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推动元阳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