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
    20240913-160736-080
  • 发布机构
    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6-29
  • 时效性
    有效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职能

  1)负责宣传贯彻执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理办法》(2006)、《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2)负责监督组织实施《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划》(2011—2030)、遗产区村庄保护性规划、《元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可持续生态旅游策略》及《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阐释展示策略》等保护性规划。

  3)负责组织实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4)负责与国内外世界文化遗产部门的汇报、交流、沟通联络与信息传递,做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保护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

  5)负责组织和协调有关机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传统的农耕文化,依法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6)负责监测哈尼梯田资源状况、收集、整理哈尼梯田资源相关资料,并建立健全档案。

  7)负责审核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科学考察、大型娱乐活动、影视拍摄、旅游服务等项目。

  8)负责审核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的旅游服务管理和旅游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和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9)负责哈尼梯田知识产权的相关事宜。

  10)依法征收、管理和使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资源维护费。

  11)依法行使《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

  12)负责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招商引资及品牌建设工作。

  13)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民居修缮、改扩建、拆除重建、选址新建等事项进行审批。

  14)核发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内重大建设工程许可、乡村建设工程许可、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许可、旅游服务行业基础设施许可。

  15)核发《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准营证》。

  16)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划》(20112030)等相关报批程序的规定执行,其他民居、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网点建设由管委会下设的相关机构直接审批。

  17)管委会协调督促所属乡镇做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保护管理的其他工作。

  18)管委会协同相关部门和乡镇集中行使有关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保护管理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许可。

  19)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管理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派出工作机构,性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保护规划管理科,下设元阳县哈尼梯田监测中心、元阳县哈尼梯田执法大队2个相当于副科级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25人,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18人,截止2021年底在编在职人员20行政在职5人,事业在职15

  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2021年,县梯管委将严格执行《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围绕哈尼梯田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素同构生态循环系统,以保护为前提、以利用促保护,全面科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的原真性、完整性。

  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包含:坚持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营造依法管理保护氛围。坚持安全培训,提高村落安全防范意识。坚持耕作为主,守住梯田红线。坚持村寨修复,保护传统村落。坚持综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坚持系统监测,履行遗产保护公约。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1.2021部门履职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保护优先、统一规划、科学管理、持续利用的遗产保护方针,遗产区综合整治、传统民居修缮、哈尼梯田监测保护等工作稳步推进。

  2.2021年部门履职工作任务

  1坚持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营造依法管理保护氛围。开展入村入户宣传活动,开展人民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的遗产日活动,对部分遗产区群众和梯管委成员单位保护哈尼梯田知识方面进行集中培训,开展四评活动,推动农耕文化传承,注重哈尼梯田外宣工作。

  2坚持安全培训,提高村落安全防范意识。开展遗产区传统村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培训工作,开展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排查,提高村组干部、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3坚持耕作为主,守住梯田红线。坚决守住基本农田红线,持续恢复梯田景观。

  4坚持村寨修复,保护传统村落。完成垭口、阿者科、牛倮普、上主鲁老寨、全福庄5个重点村寨传统民居改造,实施上主鲁老寨安防消防项目,以及风貌整治提升项目。

  5坚持综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坚持巡查监测执法,强化保护管理日常监督管理,实行一天一巡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对遗产区乱搭乱建、乱采滥挖、乱侵乱占、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动态巡查监测、综合整治。

  6坚持系统监测,履行遗产保护公约。完成多依树片区、老虎嘴片区、坝达片区、牛角寨片区四个监测站的硬件设施的安装。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21年,县梯管委将严格执行《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围绕哈尼梯田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素同构生态循环系统,以保护为前提、以利用促保护,全面科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的原真性、完整性。整体支出主要绩效目标包含:

  1.坚持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入村入户宣传活动开展四评活动

  2.坚持安全培训开展遗产区传统村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培训工作,开展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排查

  3.坚持耕作为主持续恢复梯田景观

  4.坚持村寨修复完成垭口、阿者科、牛倮普、上主鲁老寨、全福庄5个重点村寨传统民居改造,实施上主鲁老寨安防消防项目,以及风貌整治提升项目

  5.坚持综合整治,坚持巡查监测执法,强化保护管理日常监督管理,对遗产区乱搭乱建、乱采滥挖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动态巡查监测、综合整治

  6.坚持系统监测,完成多依树片区、老虎嘴片区、坝达片区、牛角寨片区四个监测站的硬件设施的安装。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20221月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对部门整体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279.07万元。在专职副主任朱文珍同志的组织下对本单位202111日至20211231日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关于部门整体支出实施了绩效自评工作,绩效评价开展周,我单位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部门预算执行制度:

  1.成立了绩效自评小组,明确了职责,制定了方案。

  2.审阅了部门预算申报材料,查看所提交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绩效目标是否明确。

  3.审阅了财务管理制度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符合本预算申请。

  4.抽查财务资金收付凭证,查看部门整体资金批复是否及时合理,支付手续等是否齐全等。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经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收入和支出预算批复为:2021年收入预算总额为1279.0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补助)1269.07万元。

  2.整体收支情况

  1)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2021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财政拨款收入1269.07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48.52%,主要原因是上级补助项目经费减少了1100万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32.18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781.87万元,同比减少5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6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1.37万元,同比减少4.5%;卫生健康支出15.8万元,去年将此支出并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中,此项支出为0;住房保障支出20.17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0.67万元,同比减少3.21%

  2)财政拨款预算支出

  基本支出301.9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72.36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0.5万元,同比增加4.01%;商品和服务支出23.06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42.91万元,同比减少64.4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54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10.17万元,同比减少64.31%

  项目支出967.11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655.35万元,同比减少40.39%主要原因为项目减少,项目资金随之减少

  3.预算执行情况

  基本支出304.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72.36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0.5万元,同比增加4.01%;商品和服务支出25.71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40.81万元,同比减少61.3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54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10.17万元,同比减少64.31%

  项目支出937.18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576.87万元,同比减少38.1%主要原因为项目减少,项目资金随之减少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1年绩效目标进度全部项目已按项目进度有序开展,大部分项目工作已达到预期目标。

  1.宣教工作:一是重点深入遗产区18个行政村,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条例和办法进行常规宣传。二是开展人民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的遗产日活动,对部分遗产区群众和梯管委成员单位保护哈尼梯田知识方面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三是开展四评活动,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今年9月,从坝达、多依树、老虎嘴、牛角寨四个片区每个片区分别评选出农耕能手”“梯田歌手”“梯田美少年”“梯田好人家1人(户),共20人(户)参选活动,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对农耕能手”“梯田歌手”“梯田美少年每人给予1500元的奖励,对梯田好人家给予2000元的奖励,不断提高村民保护遗产的积极性。四是注重哈尼梯田外宣工作。积极配合宣传、融媒体,做好意识形态和外宣工作,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新闻稿件先后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新华社报刊上发表,加大了哈尼梯田对外的宣传力度。五是开展梯田卫士志愿服务活动,营造遗产保护氛围。组织成员单位、社区、村委会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形成梯田卫士志愿服务大队,深入社区、村庄、梯田地头、河道等,开展清洁水源、修缮沟渠、保护生态林水源林、保护梯田、保护村落、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环境卫生整治、民族文化传承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遗产共建共管氛围。

  2.安全培训工作:一是今年春节前,联合县住建局、新街镇、攀枝花乡开展遗产区传统村落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培训工作,提高村组干部、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二是翁丁发生火灾后,我们汲取事件惨痛教训,严格落实省州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上级文物、遗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春节期间组织县文旅、县消防大队、县市场监督、乡镇等部门进行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排查,对村庄电网、柴火堆放、消防设施配备情况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心协力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使哈尼梯田遗产区尽可能的减灾免灾。

  3.梯田恢复工作:一是坚决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省委省政府在红河现场办公会以来,在爱春村委会及多依树村委会总投资292.18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325亩。二是持续恢复梯田景观。按照生产自救、以奖代补的方式,通过延续传统工艺,进行功能性修复,今年内恢复梯田760亩。三是老虎嘴梯田地质灾害受损治理恢复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后,投入资金1981万元,完成了梯田冲毁区坡改台、垒地梗、孤石清理、田间道路铺设及梯田景观恢复等工作,有效保护了老虎嘴梯田片区的哈尼梯田景观。

  4.村寨修复工作:一是按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完成垭口、阿者科、牛倮普、上主鲁老寨、全福庄5个重点村寨传统民居改造,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得到有效修复。二是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以来,投入274万元实施了阿者科传统村落修复项目,投入451万元实施了上主鲁老寨安防消防项目,投入21万在普高老寨及其公路沿线进行风貌整治提升。三是谋划一批项目。结合乡村振兴项目(田园综合体)争取了投资2.3亿元的多依树、全福庄中寨、垭口村等22个村乡村风貌整治提升发展项目。

  5.综合整治、执法巡查工作:按照控制增量,管控风貌,建立长效要求,全面推进遗产区环境综合整治。实行一天一巡查常态化工作机制,对遗产区乱搭乱建、乱采滥挖、乱侵乱占、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动态巡查监测、综合整治。2021年以来,围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十五次(COP15)大会会议考察线路环境整治工作,县梯管委组织成员单位出动巡查1000余次,联合整治10次,岀动车辆97辆次,依法拆除两违建筑20处,拆除面积1642平方米。截至今年10月,发放宣传单1320份,下达个人整改书44份,单位整改书9家,下发告知遗产区所有经营户诚信经营、执行门前三包、明码标准价。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在红河现场办公会以来,为全面落实保护哈尼梯田世界级的唯一性要求,县委、县政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推进哈尼梯田遗产区村落两污治理工程,启动了总投资12170.82万元的遗产区6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同时,投资20万元实施遗产区增绿、补绿工程,完成旅游环线、村落边植被修复20亩,盆景590盆,哈尼梯田遗产区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6.系统监测工作:一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的监测制度要求和国家文物局的工作安排部署,组织县文旅局、县财政等部门就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内容深入研究,落实人员、经费及部门协同等保障措施稳步推进工作,于3月份完成了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填报工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映了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履行遗产保护公约情况和遗产保护管理成效。二是完成多依树片区、老虎嘴片区、坝达片区、牛角寨片区四个监测站的硬件设施的安装,目前四个片区水电网络已正常开通投入使用。加强对监测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及指导工作,目前监测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三是完成数字梯田的前期建设工作。完成对四个片区摄像头安装地理位置的采点工作,对目正常运行的大鱼塘稻鱼鸭示范点监控中心、阿者科村消防监控中心、垭口村消防监控中心、及一部手机游云南上的多依树、坝达两个监控中心等几个监测点的整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四是完成红河哈尼梯田基础数据库、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各片区数据的填报工作。深入到各片区对每一个自然村的户数、人口、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土地面积、梯田面积、传统民居进行了统计,到相关部门采集各片区的森林、沟渠、水库、非遗数据。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1.因疫情爆发影响,原定202111月召开的第七届农业遗产大会被延期举行,至今依旧受疫情影响未能召开。

  2.2021年年末连续大雨,使建筑安装类工程施工速度减慢,影响了项目工程款支出进度。

  三、绩效自评结论

  自评结论:自评得分94.5分,自评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方面主要从目标设定和预算配置2个方面进行考察评价,投入指标满分15分,自评得分14.5分。得分情况如下:

  1.目标设定。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在编制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时,目标设定合理,符合客观实际,与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和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匹配。但存在部分整体目标设定未充分考虑实际工作开展时的不可控性,依照上一年度进行设定,导致部分绩效目标值设定较大,年初目标任务未及时完成。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扣0.5分。

  2.预算配置。编制2021年度预算紧扣部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门支出需求,依据充分、数据详实、结构细化,能够保障基本支出和重点任务支出,不存在预算编制时就考虑用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得满分。

  (二)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方面主要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3个方面进行考察评价,过程指标满分20分,自评得分18分。得分情况如下:

  1.预算执行。2021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预算收入1279.07万元,收入依据充分、来源合规,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减税降费要求。支出决算数1241.78元,预算执行率97.09%,支出均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部门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资金或虚列开支等情况。2020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21.8万元、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21.3万元,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数为17.63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100%,政府采购资金为724.5,实际采购与预算数一致,政府采购执行率100%。根据评分标准,本本项指标1

  2.预算绩效管理。本单位制定了具有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要求成立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预算绩效工作,按时收集上报各类相关数据,对审计检查提出的问题及时规范整改。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得满分。

  3.资产管理。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进行资产管理,并制定了适用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制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进行会计处理,并定期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对,全面掌握资产状况,固定资产利用率≥90%但是存在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科室未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1

  (三)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方面主要从职责履行方面进行评价,产出指标满分35分,自评得分33.7分。得分情况如下

  2021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按照县政府统一安排,完成各部门相关的工作,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总体情况较好。根据部门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计划,细化分解设置绩效指标共37个,完成35个,实际完成率94.59%。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1.3

  (四)效果情况分析

  效果方面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效果指标满分30分,自评得分30分。得分情况如下:

  1.社会效益。通过对遗产区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对居住基本条件生产条件进行询问,遗产区人民对现下农田生产条件的满意度良好居住生活条件满意度满意。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得满分。

  2.生态效益。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2021监测站认真履职,执法大队认真执法,实地调查审批林木采伐手续,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生态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有所提升。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得满分。

  3.社会公众满意度。采取实际询问方式,群众及部门工作人员满意度≥90%。根据评分标准,本项指标得满分。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及原因分析

  1.部分项目年中不可预计情况致使项目资金用途及适用范围发生改变,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对预算绩效理念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绩效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在人员配备方面,重视程度不足,交由财务室全权完成,实际工作中投入人力不足,相关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3.未形成科学的运作模式。一是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绩效监督工作机制、完整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各项目的指标设置不规范、评分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评议结果准确性和公正性;二是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有待提高。由于绩效指标和绩效评价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以及评价程序上是否合规,将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产生影响。

  4.单位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绩效评价事关单位全盘,对单位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下,本项工作只在有限的人员中进行,实施难度大。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在下一步工作中,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将把自评结果应用作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落脚点,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自评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心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效益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紧紧围绕项目,前程跟进督办。并制定了督办规定、督办制度,强化督办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明确工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提出工作要求,规定工作时限,落实责任人,构建了完善的责任体系,每一项任务都有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具体承办人员,保证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强化中层干部责任意识,成立由副局长为组长的综合绩效考评管理领导小组,强化科室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抓好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附件:

  1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部门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部门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

  202269日    



附件【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xlsx
附件【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单位自评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