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正文
  • 索引号
    yyxrmzfbgs/2025-00040
  • 发布机构
    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2-10
  • 时效性
    有效

共绘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幸福画卷

元阳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元化产业,强化技能培训与就业帮扶,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多措并举促进脱贫群众增收。2024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年度人均纯收入为17695元,同比增长13.66%。

元阳县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围绕“田米鱼蛋林,菜果药草石”布局了10条精深加工产业链,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同时,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以哈尼小镇为中心的“一心多点”乡村旅游圈,发展了267家乡村客栈,带动了10000余人就业,实现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此外,通过举办乡村旅游培训班,培养了260余名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并打造了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电子商务方面,元阳县自2019年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紧盯电商物流短板,建立了1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以及14个乡镇电商物流站和67个村级电商物流站。培育成立元阳集配速递有限公司,实现县内配送24小时、县到行政村3天内的配送时效,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上行效率,助力农业特色产业提速增效。

为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元阳县建立了线上、线下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机制,通过“政府救助平台”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对监测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定具体帮扶措施,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在产业融合与就业帮扶方面,元阳县采取“党建+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户增收致富。此外,还建立了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集互联网+精准扶贫产销平台、就业创业平台、直播展示与在线交易平台于一体,为脱贫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在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促进劳动力稳定就业方面,元阳县针对返乡人员需求,开展了16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能培训,提升了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同时,用好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科技特派团等帮扶力量,通过“现场指导+田间调研”的教学模式,对县乡农技人员、本土科技骨干人员、致富能手,以及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元阳县还探索建立了“1+5+N”利益联结新机制,以及“党组织+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传承基地+绣娘”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民族刺绣产业链,实现了群众收入的稳步增长。如,那里傣陶从基地走向广阔市场,让“陶民”变身“股民”,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攀枝花乡猛弄民绣专业合作社采用“党组织+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传承基地+绣娘”发展模式,高标准打造“猛弄民绣”党建品牌,刺绣从业者达1000余人,用绣花针“绣”出了一条民族刺绣产业链、致富路。

如今,元阳县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和就业不断强化,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脱贫群众增收渠道有效拓宽,增收潜力不断释放,收入稳步攀升,绘制出了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