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yyxrmzf/2025-00017
-
发布机构元阳县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2-17
-
时效性有效
白很扎:退役军人变身致富领头羊
元阳县沙拉托乡荣村的退役军人白很扎,返乡后选择养牛创业,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通过创新“领养”模式,带动11户农户共同增收,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成为当地肉牛养殖产业的佼佼者。
走进沙拉托乡坡头村委会荣村村民小组,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牛鸣声,仿佛在诉说着荣村的发展故事。
清晨,白很扎便来到自家的牛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仔细检查槽内的草料余量,随后熟练地粉碎秸秆、配料、拌料、投喂。对于白很扎来说,这些日常的养殖工作已经得心应手。
谈及养牛的初衷,白很扎回忆道,他1985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役后曾在昆明市保安公司和云南大学校卫队工作。然而,看到乡亲们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他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凭借着军旅生涯锻炼出的坚韧和毅力,他四处拜访养殖大户和农业专家,学习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控经验,最终结合沙拉托乡的实际条件,选择了养殖江城本地黄牛。
白很扎表示,养殖肉牛需要细心和耐心。他每天不仅要整理草料、喂水、打扫牛舍,还要仔细观察每头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政府的支持也给了他很大的动力,前几天他刚刚领取了12000元的“见犊补母”奖补资金。多年的养殖经验让他从退役军人成功转型为“新农人”,他还热心地为村民传授养殖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加入养牛行列。
目前,白很扎共养殖120余头肉牛。他创新的“领养”模式让荣村的11户农户受益匪浅。成年牛被委托给农户饲养,生下的小牛按照农户70%、白很扎30%的比例分红,同时白很扎还提供技术指导。白很扎自豪地说:“农户‘领养’两年了,自己收获的同时还能带动农户一起增收,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村民李文光满脸笑容地说:“我家从白很扎牛场领养了3头牛,两年时间已经生了2头小牛。我们用自家种的玉米秆喂牛,牛粪还田用作有机肥,既环保又增收。现在养牛已经赚了3000元!”
此外,白很扎的牛场还为村里提供了10余个就业岗位。固定用工的两对夫妻每对年收入可达5万元,零工每天还需5人至6人。坡头村党总支书记陈元明表示:“白很扎不仅带动了村民养殖肉牛,还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我们都很支持这位老兵。”
近年来,沙拉托乡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2024年,该乡因地制宜改扩建了富寨波勒村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不断提升肉牛养殖效益。同时,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分散养殖,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编辑:车亚茜
责编:刘国燕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