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yyxrmzf/2025-00070
-
发布机构元阳县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6-23
-
时效性有效
从山坡到产业链!元阳红河牛 “蹦” 出多条致富路
近年来,元阳县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将肉牛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举措,元阳县推动红河牛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径。
元阳县山峦起伏、草场广袤,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红河牛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在元阳县马街乡,政策红利正化作养殖户手中的“金算盘”。宏伟养牛厂法人郭福纲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年拿了12万多补助,‘见犊补母’补了7万多,种巨菌草又拿了5万,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揣进兜里!”政策春风不仅带来真金白银,更织密了产业发展的“安全网”。随着《元阳县地方优势特色红河牛保险实施方案》落地,6月龄以上黄牛纳入参保范围,四级财政与农户共担保费,为养牛产业撑起坚实“保护伞”。
“现在养牛心里踏实!”郭福纲深有感触,“牛出意外损失小,再加上各种补助,干劲比以前足多了!”这份底气,同样萦绕在70多岁的养殖户张文云心头:“小牛都能领补贴,我这把年纪还想多养几头,多赚些钱!”
政策赋能下,元阳县养牛产业活力迸发。从资金扶持到风险保障,一套“组合拳”精准发力,不仅减轻了养殖户负担,更点燃了他们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质量的热情。
自2023年起,元阳县以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政策+科技+生态”发展模式。出台“见犊补母”政策、红河牛保险实施方案等,预计2023-2025年补助产犊母牛8133头,发放资金769.95万元。2024年投入200万实施母牛扩繁建设项目,补助母牛2000头。同时,推行巨菌草种植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生态循环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从2024年起,我们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施红河牛保险政策。政策实施以来,牛存栏增速同比增长超20%。”元阳县农科局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许峻源介绍。
红河牛肉质优良,胆固醇含量低、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成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领域的“潜力股”。2024年,红河牛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核验,标志着元阳肉牛产业迈上新台阶。
从传统散养到全产业链升级,元阳县正以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产业变革,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南沙镇石头寨村“牧场+农户+市场”模式带动户均年增收4000元;李氏牛牛公司产品远销日韩及欧洲市场,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云南农大科研团队入驻元阳开展课题研究,为牛产业发展赋能。
如今,红河牛承载农户致富梦想,串联起现代化产业链。元阳县正以“种业芯片”为核心,探索“政企农协同”新路径,力争将“牛经济”打造成富民强县的“金钥匙”。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广大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人人都是优美环境的受益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创造文明向上、卫生整洁、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陈 萍
编辑:肖琳平
责编:刘国燕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