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yyxrmzfbgs/2025-00180
  • 发布机构
    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8-15
  • 时效性
    有效

答好五问促增收 | 元阳:“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近年来,元阳县因地制宜引进企业,在乡村建成涵盖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组装、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的多样化务工车间,依据乡镇资源与产业基础,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群众“家门口”就业提供更多选择,让“闲置资产”变身“致富车间”。



闲置校舍变车间 村民实现灵活增收



南沙镇通过“中介引企”招小商,引进求精五金厂,盘活闲置校舍,开辟“村企共建”新路径。车间主要加工小型五金配件、数据线等产品,投入20台数据线生产设备,提供20个固定就业岗位,人均日收入100元。考虑到不少村民需照顾孩子,车间推行弹性工作制,工人可灵活选择工作场地与时间,既可到厂上班,也可将零件带回家,边照看孩子边加工,此模式深受欢迎。



白凤琼是车间员工,家有年幼孩子。“以前想挣钱得去外地,照顾孩子不便。现在带零件回家加工,孩子一旁玩耍,不耽误赚钱。”她笑着说,每月能挣3000元。



车间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干活,不时聊聊家常,气氛轻松融洽。王志宽说:“在这儿干活不憋屈,累了就歇,还能和朋友聊天,有说有笑有钱赚,比闲在家强。”



特色产业搭平台 零工岗位促增收



黄草岭乡依托冬早蔬菜、热区水果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公司(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三县六乡”交汇之地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农产品仓储、分拣、冷链、加工全链条乡村振兴示范园,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建设,为当地群众搭建蔬果就业平台。园区引进元阳县芊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红河勤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建成小花糯生产、菠萝分拣等“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共计4个。



附近的村民农闲时走进车间,经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分拣工作简单,有空就来厂里干活,务农务工两不误。”村民陈术优说。目前,园区每日为附近农户提供60个“家门口”零工岗位,月收入3000元以上。



盘活闲置厂房 五眼果加工带富百姓



沙拉托乡盘活闲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从湖南浏阳引进元阳土咪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集仓储、冷链、物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五眼果精深加工厂,推动群众务工由向外输送转向向内回流。五眼果加工厂盘活8000平方米闲置空地,建成3个加工车间,成立1个党支部,有效破解产业发展“小散弱”、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五眼果加工车间提供五眼果装卸、分拣、人工挖浆、产品加工等1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日工资120元。公司负责人童云成说:“用工高峰期,每天有80多名附近村民来厂上班。为提升他们的技能,我们还提供五眼果果糖、果干制作等技能培训。”



为了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元阳县人社局以行业和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技能培训助推劳动力稳定就业。今年以来举办服装缝纫、民族刺绣、无人机驾驶员等46期技能培训,2219人受益。2024年以来,元阳县建成32个“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推动4265名群众“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随着“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发展,越来越多村民实现就业增收梦,过上幸福生活。



供稿:蒋国东 许梦婕

编辑:纳腾姝

责编:刘国燕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