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1021-111422-156
-
发布机构元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10-25
-
时效性有效
“非遗+”让民族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与旅游相得益彰的重要瑰宝。近年来,元阳县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原则,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高质量完成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
自今年10月启动第七批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以来,县文旅局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素材等工作,共采集杨正忠的《阿黑西尼摩》、孔祥东的《阿黑西尼摩》、白夺罗的《木刻分水制》、李秀芬的《彝族民歌》4个传承人的相关视频素材、音频素材、照片等材料,并同步开展实地采访、素材收集工作,完成制作传承人申报专题片4部。
在今年彝族“火把节”期间,为进一步挖掘资源、发现人才,我县组织开展了彝歌会,来自全县的17支队伍81名彝族民歌高手以“火把节”为题,以歌会友,以赛促传承,讴歌新时代、歌颂共产党,唱出彝族民歌新高度,唱出彝家儿女心向党。
据悉,我县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传承项目94项,非遗传承人163名。在春节、开秧门、丰收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期间,组织传承人20余名在哈尼小镇、阿者科等地进行现场交流展演,进一步提高了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坚定了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为非遗传承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元阳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元阳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了非遗传承保护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来源: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非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