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yyxtjj/2025-00000
  • 发布机构
    元阳县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5-16
  • 时效性
    有效

元阳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155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22年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7664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7656万元,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233万元,同比增长3%。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23:24.5:52.5调整为23.3:24.2:52.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738848万元,增长5.2%,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72.3%。全县人均GDP达到29722元,比上年增长6.1%。

2023年,全县按照收支目标要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全力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顺利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支目标任务。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40548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公共财政总支出完成32784万元,比上年下降5.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7238万元,同比增长3.2%。

二、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82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产值235740万元,林业产值18753万元,畜牧业产值80890万元,渔业产值1008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353万元。

(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有所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71103吨,比上年增长0.5%。甘蔗产量139017吨,比上年下降9.7%;水果产量137520吨,增长4.2%;茶叶产量3077吨,增长0.1%;花生产量1727吨,比上年增长1.2%。

(二)畜牧业发展呈现回落。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80890万元,比上年下降12.9%,渔业产值10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5%。肉类总产量达23780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猪肉产量15200吨,同比增长1.5%;牛肉产量4667吨,同比增长2.4%;羊肉产量471吨,同比增长5.6%;禽肉产量3442吨,同比增长2.5%。水产品产量达5154吨,比上年增长7.3%。

(三)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实现林业总产值18753万元,比上年减少1412万元,下降7%。

三、工业和建筑业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矿产、水电、加工、建筑等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二产企业。全部工业增加值70785万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工业总产值121447万元,比上年下降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707万元,下降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99264万元,比上年下降177%。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7151万元,同比增长1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8104万元,同比增长58.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结合县情实际,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着对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3975万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3%。

按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5869万元,下降5.6%,占总投资的42.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5847万元,下降17.5%,占总投资的1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2259万元,下降38.8%,占总投资的40.4%。

按重点领域投资划分:民间投资完成418379万元,下降7.8%,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2.1%;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65116万元,下降40.5 %,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954万元,比上年下降11.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4652平方米,下降36.3%。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23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77.21万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7567.32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86.58万人,客运周转量7315.48万人公里,通车公路里程达4042.056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23年末全县有邮政局所数13个,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72196万元,同比增长10.9%。

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行业稳定增长。2023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428.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旅游业总收入5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9%。

六、市场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202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102万元,同比增长9.2%。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67956万元,同比增长0.7%,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57600万元,同比增长14.7%,住宿业营业额28649万元,同比增长12.3%,餐饮业营业额68361万元,同比增长19.7%。

七、金融保险

金融业运行平稳。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95164万元,比年初增长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35908万元,比年初增长9.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685751万元,比年初增长9.7%。

保险业稳定发展。2023年全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838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308万元,寿险保费收入353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167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190万元,寿险赔款支出489万元。

八、教育和体育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23年末全县基础教育学校336所,在校学生85642人,专任教师4388人。其中:普通中学20所,在校学生29783人(高中7147人),专任教师1689人;普通小学178所,在校学生40048人,专任教师2037人;幼儿园136所,在园学生15551人,专任教师597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54人,专任教师25人,中职学校1所,在校学生106人,专任教师40人。

全县幼儿入园(班)率94.04%;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入学率达99.9%。

九、文化和卫生

2023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传习馆1个,14个乡镇文化站,139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有文艺队436支,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6人,州级传承人43人。卫生机构191个,有医院、卫生院26个,编制床位819张,实际开放床位1218张,卫生技术人员1362人(包括编外人员),注册执业(助理)医师452人。传染病发病率418.67/10万。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45853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1271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0%。常住人口34.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8.11%,出生率8.15‰,死亡率8.44‰,人口自然增长率 -0.29‰。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3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62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55元, 比上年增长3.2%。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全县有27446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315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9068人;参加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739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9854人。

注释:本文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24年元阳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为准。

元阳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元 阳 县 统 计 局

2024年4月

元阳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155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22年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7664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7656万元,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233万元,同比增长3%。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23:24.5:52.5调整为23.3:24.2:52.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738848万元,增长5.2%,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72.3%。全县人均GDP达到29722元,比上年增长6.1%。

2023年,全县按照收支目标要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全力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顺利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支目标任务。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40548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公共财政总支出完成32784万元,比上年下降5.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7238万元,同比增长3.2%。

二、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82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农业产值235740万元,林业产值18753万元,畜牧业产值80890万元,渔业产值1008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353万元。

(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有所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71103吨,比上年增长0.5%。甘蔗产量139017吨,比上年下降9.7%;水果产量137520吨,增长4.2%;茶叶产量3077吨,增长0.1%;花生产量1727吨,比上年增长1.2%。

(二)畜牧业发展呈现回落。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80890万元,比上年下降12.9%,渔业产值10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0.5%。肉类总产量达23780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猪肉产量15200吨,同比增长1.5%;牛肉产量4667吨,同比增长2.4%;羊肉产量471吨,同比增长5.6%;禽肉产量3442吨,同比增长2.5%。水产品产量达5154吨,比上年增长7.3%。

(三)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实现林业总产值18753万元,比上年减少1412万元,下降7%。

三、工业和建筑业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矿产、水电、加工、建筑等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二产企业。全部工业增加值70785万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工业总产值121447万元,比上年下降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6707万元,下降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99264万元,比上年下降177%。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7151万元,同比增长1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8104万元,同比增长58.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结合县情实际,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着对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3975万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3%。

按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5869万元,下降5.6%,占总投资的42.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5847万元,下降17.5%,占总投资的1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2259万元,下降38.8%,占总投资的40.4%。

按重点领域投资划分:民间投资完成418379万元,下降7.8%,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2.1%;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65116万元,下降40.5 %,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954万元,比上年下降11.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4652平方米,下降36.3%。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23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77.21万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7567.32万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86.58万人,客运周转量7315.48万人公里,通车公路里程达4042.056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23年末全县有邮政局所数13个,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72196万元,同比增长10.9%。

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行业稳定增长。2023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428.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旅游业总收入5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9%。

六、市场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202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102万元,同比增长9.2%。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67956万元,同比增长0.7%,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57600万元,同比增长14.7%,住宿业营业额28649万元,同比增长12.3%,餐饮业营业额68361万元,同比增长19.7%。

七、金融保险

金融业运行平稳。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95164万元,比年初增长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35908万元,比年初增长9.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685751万元,比年初增长9.7%。

保险业稳定发展。2023年全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838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308万元,寿险保费收入353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167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支出1190万元,寿险赔款支出489万元。

八、教育和体育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23年末全县基础教育学校336所,在校学生85642人,专任教师4388人。其中:普通中学20所,在校学生29783人(高中7147人),专任教师1689人;普通小学178所,在校学生40048人,专任教师2037人;幼儿园136所,在园学生15551人,专任教师597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54人,专任教师25人,中职学校1所,在校学生106人,专任教师40人。

全县幼儿入园(班)率94.04%;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入学率达99.9%。

九、文化和卫生

2023年末,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传习馆1个,14个乡镇文化站,139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有文艺队436支,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6人,州级传承人43人。卫生机构191个,有医院、卫生院26个,编制床位819张,实际开放床位1218张,卫生技术人员1362人(包括编外人员),注册执业(助理)医师452人。传染病发病率418.67/10万。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45853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12713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0%。常住人口34.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8.11%,出生率8.15‰,死亡率8.44‰,人口自然增长率 -0.29‰。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3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62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55元, 比上年增长3.2%。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23年,全县有27446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315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9068人;参加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739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9854人。

注释:本文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24年元阳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