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yyxczj/2025-00002
  • 发布机构
    元阳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1-24
  • 时效性
    有效

元阳县2025年度政府预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252800500010000

目录

第一部分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元阳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二部分 元阳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第三部分 元阳县县本级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说明

第四部分 元阳县2025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元阳县2024年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第六部分 元阳县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情况说明

第七部分 元阳县2025年财政资金专户情况说明

第八部分 元阳县2025年政府公开其他情况说明

第九部分 2025年财政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元阳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1月8日在元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财政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税收增收乏力,土地出让收入下滑,财政收支难平衡,地方债务风险加剧等问题,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大财政资源统筹,依法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落实“三保”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24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5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0.5%,同比增长3.5%,增收1,05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28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88.4%,同比下降0.3%,减收2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1,973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6.6%,同比增长5.2%,增收1,079万元。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2,78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93.4%,同比下降4.7%,减支14,458万元,减支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开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救助资金上划州级统筹管理,本年无土地增减挂指标跨省调剂,转移性补助收入相应减少,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减少8,543万元,医疗救助资金减少3,675万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省调剂资金减少8,540万元。收入减少,支出相应减少。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54万元,返还性收入2,27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09,95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4,12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05万元,上年结转17,740万元,调入资金6,18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900万元,收入总计318,24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78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17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支出4,600万元,年终结转9,503万元,调出资金6,189万元,支出总计318,245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92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49.2%,同比下降40.7%,减收3,38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5,30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49%,同比增长23.2%,增支4,764万元,增支的主要原因:向上争取到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用于化解存量政府隐性债务的专项债券3,000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9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160万元,上年结转4,658万元,调入资金6,189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1,15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7,800万元,收入总计62,88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5,305万元,上解支出137万元,年终结转3,096万元,调出资金6,18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8,155万元,支出总计62,882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发生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0%,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收入总计5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万元,支出总计5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4,47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97.4%,同比增长1.6%,同比增收1,950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8,337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97.4%,同比增长7.4%,同比增支8,874万元,本年收支结余-3,863万元,上年滚存结余57,467万元,本年滚存结余53,604万元。

(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情况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25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31,106万元的100.5%,较调整预算数增收148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2,78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89,515万元的101.1%,较调整预算数增支3,265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新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支出4,000万元。

在年度预算执行中,财政不断深化改革,财权和事权责任体制不断完善,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变动较大。加上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对支出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理解出现偏差,与实际支出相应出现偏差,在资金拨付过程中,对年初预算使用的功能科目和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各项支出数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212万元、国防支出26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361万元、教育支出71,91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02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42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36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63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38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704万元、农林水支出92,31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29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87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47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67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6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739万元、其他支出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659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调整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9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5,352万元的91.9%,较调整预算数减收43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5,3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20,052万元的126.2%,较调整预算数增支5,253万元。主要原因是向上争取到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用于化解存量政府隐性债务的专项债券3,0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调整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4,47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25,560万元的99.1%,较调整预算数减收1,08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8,33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127,428万元的100.7%,较调整预算数增支909万元。

4.盘活存量资金情况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资金的沉淀,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盘活力度。2024年全县盘活存量资金5,066万元。按照存量资金管理相关办法统筹用于“三保”及重点项目亟需方面。

(三)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1.聚焦重点领域,强化乡村振兴资金保障。一是保障生态优先发展深入开展大抓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行动,投入6,535万元用于哈尼梯田消防工程、遗产区修复项目、哈尼梯田文化产业发展、元阳哈尼梯田研学基地等建设。投入8,769万元支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等建设。投入9,680万元持续提升草原生态保护、森林保护修复、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下达7,748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二是推动人居环境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绿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投入18,148万元用于支持“厕所革命”“美丽家园•小康库区”移民新村建设、主城风貌提升工程、城乡保洁等建设,城乡环境品质得到提升。三是促进交通路网改善稳步推进普通国省道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14,583万元用于城乡公路交通建设、日常公路养护、农村客运补贴等,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为融合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四是推进水利设施升级安排16,223万元支持开展农村饮水项目维护、山洪沟防洪治理、农村水价综合改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用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五是助力产业振兴发展。投入财政衔接资金47,022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2.聚焦民生福祉,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支出。一是加强就业创业保障投入2,500万元支持落实各类就业创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健全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用好用活失业保险基金,增强基金互助共济能力,充分发挥资金的保障作用。二是夯实健康卫生基础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投入25,800万元将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640元提高到670元,补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开展医疗救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投入2,899万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89元提高到94元,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支持医疗卫生补短板、人民医院搬迁等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增强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投入112,985万元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高龄老年人补贴等政策。投入545万元加快补齐养老短板,支持养老及救助工作政府购买服务、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等项目建设。做好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保障,投入12,586万元落实城乡低保、特困补助、临时救助等政策。投入914万元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革命“五老”人员定期生活补助标准。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投入948万元,支持提高残疾人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标准。四是推动教体事业发展。投入教育资金71,831万元,确保“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有力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其中:安排生均公用经费11,779万元,保障各阶段学校正常运转;安排学生资助资金5,726万元,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8,738万元,保障义务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和校舍安全资金5,550万元,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排文化事业发展资金1,359万元,改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推进完善公共文化保障机制,推进民族文化建设。

3.聚焦发展底线,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三保底线扛实兜牢2024年全县“三保”支出151,137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37,751万元,“保工资”支出110,615万元,“保运转”支出2,771万元。二是重点领域持续投入持续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投入。2024年农林水支出92,319万元,教育支出71,9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36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63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70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36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297万元,共计245,59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三是向上争资蓄势赋能主动向上对接,加强与省、州各部门沟通,认真分析政策,把握时机、提前谋划,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补助,2024年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项目3个,共计7,8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个5,000万元。四是政府债务化解有力严格按照一债一策化解方案,通过压缩一般公共预算规模、培育新的财源税源、处置闲置国有资产、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等多措并举化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4年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5,900万元,政府债务置换资金29,155万元,统筹安排县级财力资金20,325万元,全年还本付息55,380万元,完成防范化解债务目标任务16,630万元,压减融资平台2个,有效化解债务危机。

4.聚焦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升级加快推进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73家预算单位已全部纳入预算一体化管理,覆盖率100%,全面规范预算管理和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会线上监督,提升现代财政综合治理水平。二是推动绩效评价提质围绕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夯实政策及项目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将绩效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开展2025年事前绩效自评估252个项目,评估金额166,899万元。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按季度进行预算绩效执行监控。注重预算绩效评价,对5家预算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支出评价,对9个财政性资金支出项目和涉农资金项目开展财政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涉及资金72,599万元。三是政府采购强化监督。以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根本,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加强政府采购监管。2024年完成政府采购839笔,采购资金34,740万元,节约资金214万元。四是电子票据深化改革。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实行“互联网+政府缴费”新模式,推行数字化非税,为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供重要保障。2024年,全县73家预算单位实现电子票据管理,申领电子票据76万份,开具金额38,677万元,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网络化、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五是财会监督加强完善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聚焦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暨清廉云南建设元阳实践工作,多措并举,推动财政监督。2024年4月以来,实行财会监督月分析,围绕十大重点领域,联合纪委、审计、教育、卫健等11家财会监督联席成员单位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发现问题93个,督促规范整改84个。对140个村(社区)集体组织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台村(社区)集体经济管理办法1个,建立长效机制。

5.聚焦国资国企改革,推动改革管理提质增效。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8字要求,有序推动国企改革任务落实落地。一是建章立制凝聚合力推行“党建入章程”、实行党组织前置研究,打造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工作联动的“党建联盟共同体”。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转,完成对56家县属国有企业的调研走访,加快国企新一轮整合重组,优化集权管理模式,形成“1+6+N”国企架构,聚焦主业、突出实业、做精一业,持续壮大县属国企资产规模。二是监督问效增强动力。坚持管理和监督有机统一,提升国资监管水平,调整国资监管31项权责清单,修订完善46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对43家县属国有企业开展重点事项监督检查,强化合规性管理,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三是创新求变释放活力。积极盘活闲置、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土地12,261万元,推动各类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加大“政银企”联动,县属国有企业完成融资项目15个,共计25,300万元,逐步向实体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转型,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

各位代表,2024年财政运行平稳过渡,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财政管理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经济形势严峻,税收收入增速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减收增支矛盾突出,未来五年化债任务空前艰巨;二是财政资金监管不够有力,威慑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资金使用绩效仍然不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央、省、州、县重点任务,统筹财政资源,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硬化预算约束,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化解风险,在支持高质量发展中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着力构建具有元阳特色的“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元阳作出财政贡献。

2025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着力在“统筹、节流、优化、提效”上下功夫,确保科学、精准编制2025年预算。一是突出重点加强保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担起财政部门在稳定宏观经济中的责任,把保障党委的决策部署摆在首位,对最急需最紧迫的大事要事优先安排,对必保的刚性支出足额安排,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全力推动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二是严控支出过紧日子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过紧日子思想贯穿预算编制全过程,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新增政府投资项目。三是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压实“三保”支出主体责任,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对财政支出实施限额管理,科学合理划定限额额度,保障库款平稳运行。四是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围绕“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要求,推进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深度融合,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结果,大力削减低效无效资金。五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一)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2,192万元,同比增长3%,增收938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636万元,同比增长2%,增支5,856万元。

县级财力安排支出247,86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11,093万元,“保工资”支出120,631万元,“保运转”支出2,972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0,639万元,编制外聘用人员支出9,429万元,绩效考核奖励支出8,901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397万元,消防经费198万元,合同制专职消防员经费228万元,其他村(社区)小组干部待遇补助15万元,其他财政补助人员支出892万元,促发展支出73,305万元,上解支出4,17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万元,预备费2,986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92万元,返还性收入2,27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5,24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3,53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万元,调入资金1,050万元,上年结转9,50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800万元,收入总计313,592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63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17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支出9,783万元,支出总计313,592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00万元,同比增长114.6%,增收5,76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046万元,同比下降40.5%,减支10,259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00万元,上年结转3,09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000万元,收入合计25,39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5,046万元,上解支出35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支出合计25,396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50万元,同比增长100%,增收1,050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50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万元,收入总计1,055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万元,调出资金1,050万元,支出总计1,055万元。收支相抵,实现平衡。

4.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135,143万元,同比增长21.9%,增收24,289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130,795万元,同比增长28.1%,增支28,681万元。本年收支结余4,347万元,上年滚存结余53,60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7,951万元。

(二)“三保”预算及重点领域安排情况

根据财力情况,科学安排“三保”支出,落实好过“紧日子”精神,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减少非必要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为稳经济大盘提供强力保障。2025年“三保”预算安排169,101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45,498万元,“保工资”支出120,631万元,“保运转”支出2,972万元。同时做好重点领域的支出需求,2025年农林水预算安排支出91,798万元,教育预算安排支出72,04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安排支出46,186万元,卫生健康预算安排支出19,228万元,城乡社区预算安排支出8,938万元,公共安全预算安排支出8,170万元,交通运输预算安排支出4,195万元,共计安排支出250,56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2025年预算年度开始,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县财政将必须的基本支出及部分急需的项目支出提前下达各部门,以保障县本级正常运转。

三、2025年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打造“忠诚干净”的担当财政。始终坚持财政部门的政治属性,始终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有效的政策举措、显著的工作成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抬头研政、埋头理财,勇担保运转、防风险、促发展重任,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稳步提升。

(二)抓实收入质量,打造“强财有力”的健康财政。一是稳步加强财政收入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州委“337”工作思路,聚焦县委“338”工作目标,树立大财政理念,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深化财政数据与经济数据的逻辑分析,加强与税务、非税执收部门协调联动,推动税费精诚共治扩围,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主体税收征管,清理历年欠税,积极拓展增税渠道。强化依法依规,加强征管力度,确保非税应收尽收,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是加快推进财源建设。推动财源建设扩量提质,协同发改、住建、交通、农林水等部门建立财源建设扩量、非税管理工作方案,分门别类加强对县域重点企业的分析,加大对县属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值。建立财源建设对标、通报、激励、约谈“四项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各部门齐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财政增收根基。三是切实增强保障能力。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围绕重点工作的轻重缓急,建立财政对转移性补助资金的前置分析机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财政资源盘活统筹,强化“三本”预算之间互补。加强财政与各乡镇、各部门之间联动性,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加大存量资产、资金的盘活力度,全面推进单位资金纳入预算一体化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

(三)抓牢财政监管,打造“管财有规”的安全财政。一是严格规范财政支出把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日常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的重点,从严从紧审批支出事项。强化预算硬约束,规范支出流程,及时监管抽查,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的支出。二是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始终将“三保”摆在支出的最先位置,扛实“三保”主体责任,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加强债务管理,加大监测力度,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化债,持续压减隐性债务。严防融资平台风险、金融风险向财政传导集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着力加强财会监督。加强党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财会监督体系,树立“大财政”理念,推动构建“大监督”格局。运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方式,采取“线上线下”双监控,规范单位财经行为。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力度,紧盯项目前、中、后环节。注重财会监督成果运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高效开展监督,强化通报问责和处理处罚,真正让财会监督“长牙”“带电”。按照“当下改”与“长久立”的原则,深入剖析问题成因,充分吸纳合理建议,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完善政策措施、加强长效管理。

(四)加大财政投入,打造“聚财有方”的发展财政。一是优化扶持强化保障探索构建重点产业链企业财政政策集成与配送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组合用好财政补助、专项债券、国债、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优化财政资金扶持的方法方式,保障重点项目、产业的资金需求。二是加强联动释放效能着力构建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鼓励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全县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缺口,不断提升重点城建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等保障服务能力。三是项目合力攻坚加强项目协同联报,改变部门“单打独斗”申报项目的模式,将所需保障要素部门职能职责切入到每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集中突破难点问题,实现共同谋划、共同申报、共同实施。

(五)着眼解民之忧,打造“用财有效”的民生财政。一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优化教育投入结构,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保障营养膳食安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助力好教育三年行动。二是有力提升稳岗就业。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稳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以才引业”“招小商”等举措,切实建好“家门口”就业车间。三是强保障医疗卫生。积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基本药物、城乡居民医保等惠民政策,合力界定财政保障边界,支持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四是加力健全社保体系。加强财政保障力度,确保养老金、困难人群救助、退役军人优抚、残疾人补助等资金按时按标准足额补助到位,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政策的支持,切实办好“一老一小”工作。

(六)创新治理之策,打造“治财有策”的质效财政。一是推进预算一体增效落实好财政深化改革工作,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充分整合和挖掘财政数据资源,强化大数据应用支撑,更好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和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强化绩效评价提效加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拓展财政绩效评价广度深度,注重政策实施效果,问题整改落实,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切实发挥绩效管理降本增效作用。三是深化国企改革促效做好资产管理文章,加大对闲置、经营性资产的盘活力度。加快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升级,提升专业化、体系化、法制化、高效化监管水平。持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指导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全覆盖、严监管、强约束的内控体系,将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各项要求嵌入企业经营管理,加强风险智能监测分析预警,确保各类风险可控在控。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升效通过引入培训、外派学习、实操传帮带等方式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增强“胜任本职、干事创业”的素质本领。通过建立完善创先争优、绩效管理和关心关爱等制度化常态化的激励措施,激发“履职尽责、有位有为”的工作热情。通过健全教育机制、管理机制、引导机制、监督机制,锤炼“遵规守纪、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过硬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积极与各部门协作并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为元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表:详见附件1

第二部分

元阳县2024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详见附件2)

1.2025年元阳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2.2025年元阳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3.202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4.202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5.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预算经济分类表(基本支出)

6.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州、市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7.2025年元阳县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8.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9.2025年元阳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10.2025年元阳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11.2025年元阳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12.2025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13.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州、市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14.2025年元阳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15.2025年元阳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16.2025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17.2025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18.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

19.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

20.2025年元阳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21.2025年元阳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22.2025年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23.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24.元阳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25.元阳县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26.元阳县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27.元阳县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28.元阳县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29.元阳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30.元阳县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31.元阳县2025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32.2025年县级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33.元阳县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第三部分

元阳县县本级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说明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预算公开的决策和上级党委、政府、财政部门相关工作安排,现将元阳县县本级,包括县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2025年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公布如下:

2025年县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2,752万元,与2024年年初预算2,779万元相比减少27万元,下降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38万元,与2024年初预算3万元相比增加35万元,增长1167% ;公务接待费986万元与2024年初预算1,175万元相比减少189万元,下降16%。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728万元,与2024年初预算1,601万元增加127万元,增长8%。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600万元,与2024年初预算501万元相比增加99万元,增长2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28万元,与2024年初预算1,100万元增加28万元,增长2.55%。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总体上是减少27万元,下降1%,总体实现“只减不增”。主要原因分析: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降低公务活动成本,严格控制和压缩了我县的“三公经费”支出;二是因公出国(境)费增长35万元,增加原因:25年预算因公出国(境)费单位增加;三是公务用车购置费增加99万元,增加原因:部门单位公务用车使用年限长,需要报废买新车;四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增加28万元,增加原因:公务用车使用年限长老化严重维修费用高,项目点多数在乡镇,查看项目进展情况车辆使用频繁,维护和运行费用高。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以及省委十项规定和省政府关于做好预算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省财政厅将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细化部门“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规模,继续确保本级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与上年相比只减不增。

元阳县县本级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汇总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2024年

预算数

2025年

预算数

比上年增、减情况

备注

增、减金额

增、减幅度

合 计

2779

2752

-27

-1%


1.因公出国(境)费

3

38

35

1167%


2.公务接待费

1175

986

-189

-16%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1601

1728

127

8%


其中:(1)公务用车购置费

501

600

99

19.76%


(2)公务用车运行费

1100

1128

28

2.55%


第四部分

元阳县2025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2025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预算数为215,241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209,957万元增长5,284万元,同比增长2.5%。

2025年专项转移支付收入预算数为43,535万元,比2024年执行数44,129万元减少594万元,同比下降1.3%。

2025年返还性收入预算数为2,271万元,与2024年执行数持平。

第五部分

元阳县2024年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一、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经州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查,核定2024年政府债务限额225,89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3,640万元,专项债务162,255万元。截止2024年12月末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222,63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0,883万元,专项债务161,755万元。

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规模情况

(一)新增专项债券情况。 积极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截至12月31日,新增专项债券资金7,800万元,支出7,740万元,支付率99%。一是元阳县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3,400万元,支出3,400万元,支付率100%;二是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梯田红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3,200万元,支出3,140万元,支付率98%;三是元阳县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和馨园职工住宿小区等8个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00万元,支出1,200万元,支付率100%。

(二)严格资金监管,切实履行还款责任。新增专项债劵资金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性支出,并且均已拨付到主管部门或项目单位新开设专户中,实行闭环管理,确保专项债券资金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项使用。严格履行还款责任,及时、足额向州财政局汇缴债券到期本息、发行费和手续费。

三、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24年已偿还政府债务本息及发行费共计12,643万元,本金6,600万元均为一般债券资金;利息5,999万元(一般债券1,977万元,专项债券4,022万元);发行费44万元(一般债券4万元,专项债券40万元)。注:本金6,6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偿还700万元,再融资债券资金5,900万元。

第六部分

元阳县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情况说明

2025年中央就业补助资金

一、项目绩效目标设立的相关依据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提 前下达2025年中央就业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云财社〔2024〕 208号)文件。

二、绩效目标表

绩效目标申报表

(2025年度)

项目名称

2025年中央就业补助资金

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3232401

主管部门

元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实施单位


资金情况

(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1810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

1810万元

其他资金



年度目标

就业补助资金按照规定时间内拨付下达,预算执行进度良好。

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有力保障就业目标任务完成、重点群体稳定,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逐步提升。

就业政策满意度较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人次数

>=2000人

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数

>=100人

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人数

>=50人

时效指标

资金在规定时间内下达率

>=80%

成本指标

职业培训补贴人均标准

<=1200元/人

社会保险补贴人均标准

原则上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不超过其社会保 险费实际缴费金额的三分之二

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均标准

原则上不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650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

>=85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

>=70人

社会效益指标

零就业家庭帮扶率

>=98%

因就业问题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数量

0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就业政策满意度

>=90%

第七部分

元阳县2025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情况说明

元阳县2025年年初预算无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情况。

第八部分

元阳县2025年政府公开其他情况说明

元阳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工作,在确保预算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做到了法定公开时限内集中统一长期公开,覆盖率达100%,切实方便人民群体查询监督,着力打造透明政府,更好的为元阳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公开表格说明

元阳县2025年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红河州预算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红财预〔2016〕93号)文件精神,在省州财政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严格按照通知统一公开模板及时部署公开工作,认真准确填报表格内容。

二、空表说明

《元阳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附件2)中,有如下空表:

1.表1-6 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县 对下转移支付项目),元阳县实行乡财县管的财税管理体制,没有对乡镇的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无此情况。

2.表1-7 2025年元阳县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元阳县实行乡财县管的财税管理体制,没有对乡镇的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无此情况。

3.表2-5 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元阳县无此情况。

4.表3-5 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元阳县实行乡财县管的财税管理体制,没有对乡镇的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无此情况。

5.表3-6 2025年元阳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元阳县无此情况。

6.表5-8 元阳县2025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元阳县暂无项目。

第九部分

2025年财政专用名词解释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零基预算】

是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础,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在年初重新审查每项支出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基础上编制预算。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经济挑战、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策略。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扩大教育和医疗支出等,以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推动消费增长,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财政存量资金】

是指收入已经发生、尚未安排预算,或者预算已经安排、尚未形成实际支出的财政资金。具体包括:一是收入已经发生、尚未安排预算的资金,如每年的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的超收收入,年终调整列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预算周转金。二是预算已经安排、尚未形成实际支出且尚未列支的资金。三是预算已经安排、尚未形成实际支出且已经列支的资金。不包括当年季节性收支差额形成的资金。

【预算绩效管理】

是指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管理促使预算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在预算额度内更多更好提供符合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化预算资源配置,提升预算支出绩效。

监督索引号53252800500010111



附件【元阳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20250124104123256.xlsx
附件【元阳县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附件.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