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农文旅和鸣 奏响振兴曲 南沙镇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

来源:避寒圣地 傣韵南沙 发布日期:2023-03-09 00:00:00 浏览次数:

这几日,南沙镇桃园村委会那里村的傣陶技艺传承人和村民们格外忙碌,他们正在赶工做一批傣陶制品。那里村村长、傣陶技艺传承人阮国林介绍说,村子计划在本月内制作一万个土花盆,盛上村民种植的多肉植物,将村庄打造成“多肉植物大观园”。

在傣陶制作间里,村民们将黄泥置于托盘,经双手拉坯塑形,黄泥渐渐呈现出花盆的轮廓,再经过晾晒、雕花、烧制等工序,就能做出傣陶成品了。

南沙镇紧扣地方民族特色,大力发掘那里村傣族土陶文化资源,鼓励村民用本地土浇筑本民族文化。以傣陶实训基地为平台,为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引导更多能工巧匠从事土陶手工艺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让“陶民”变身“股民”,持续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渠道。

不久后,南沙镇将融合多肉种植产业发展,打造与傣陶文化相结合的“多肉植物大观园”;陆续推出“傣陶宴”、傣陶制作等体验活动,把那里村打造成为有看的、有吃的、有体验的、能带走的特色文化旅游村,吸引更多游客来,进一步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有效带动那里村及周边村寨经济多元化发展。

距离那里村20公里的五帮村委会沙仁沟村,则是依托傣族特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以荔枝、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为主的农业产业为背景,围绕农业观光等特色主题,投入建设水果交易市场、生态木栈道、傣式休息亭基础设施,将沙仁沟村打造成以傣族民俗风情体验、生态休闲为主的傣家民族精品示范村,全方位展现“云下村庄 诗意水乡”的美丽画卷。

那里村、沙仁沟村是南沙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南沙镇依托民族、生态、区位等优势,立足村庄实际制定建设方案,把原生态村居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依托山、水、林,不断挖掘农业产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等功能,把文旅项目同绿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以农特产品种植、民族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服务为主的多元融合示范村,做活以沙仁沟村、大沙坝、那里村为典型的‘周边游’乡村文旅产业,逐渐探索出独具南沙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模式,实现乡村振兴的升级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