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三措并举 旱稻稳产助农端牢"饭碗"

来源:元阳视界 发布日期:2025-06-30 14:50:12 浏览次数:
图片

近年来,县农科局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良种筑基、良法增效、示范推广三向发力,成功突破山区旱地种稻难题。目前,全县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达6009亩,超额完成省级任务,为山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元阳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良种筑基,科技赋能选育优种

图片

立足立体气候资源优势,构建“适地适种”生态适配体系,根据三个海拔筛选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稻种:高海拔攻坚(1200—1600米)优选滇禾优615,顶土力强、抗寒性能突出;中低海拔提质(800—1200米)推广滇禾优918,分蘖性优、抗旱表现优异;低海拔稳产(800米以下)主种旱优73,成熟期短、抗病效能显著。同时,推行“四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规划、采购、物资、技术),从种子精选到规范播种全程把控,实现良种覆盖率达100%,从源头筑牢丰产根基。

图片
图片

良法增效,技术下沉提质增产

图片

依托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搭建“理论+实践”农技培训体系,精准破解旱地稻作难题。开展技术到田,组织56场培训,覆盖2300户农户,重点演示旱地杂草防控、绿色病虫害防治等核心技术;实施机械助产,推广播种机精准作业,提升种植效率30%,同步集成“减药减肥、增施有机肥”绿色生产模式,降低投入成本20%;技术模式创新,打造“最优方案+最少投入+最高效益”旱作技术体系,示范区亩均产量提升15%,综合效益突破传统稻作瓶颈。

图片
图片

示范引领,样板带动全域推广

图片

在上新城乡同春山村、南沙镇大六呼村等核心区域,规划1500亩标准化示范田,形成可复制的“优种+良法+精管”山区稻作样板,并按海拔梯度配套品种和技术方案进行科学布局,机械化播种覆盖率、示范区良种、绿色技术应用率均达100%,亩均预计增产10%以上,发挥标杆效应带动了全县14个乡镇98个村规模化种植,超额完成省级任务。

图片

作者:邓有福、刘润华(县农科局)

初审:许馨淳

复审:舒   睿

终审:刘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