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阳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立足县情,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以党建引领推进各族群众转移就业,促进全县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思想引领,构筑坚实基础。始终坚持将党的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民族政策纳入党员群众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了”“火塘夜话”学党史等课程中穿插相应的课程,让全体党员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示范带动全县各民族群众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建坚固堡垒,激发全县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了全县各民族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行动帮带,驱动就业车轮。按照党委统筹、党支部牵头的工作思路,在县、乡、村组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劳务输出合作社。搭建“党支部+劳务合作社+人力资源公司+务工群众”的效益共享劳务输出平台。劳务合作社、村党总支积极做好就业岗位信息推送、政策宣传、出具证明等服务,同时对群众的就业意愿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并与用工企业积极开展交流,将群众意愿与用工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实行“点对点、分批次”专车输送转移就业。对无法外出务工的,利用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生态护林员等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业。通过组织化驱动就业,切实提升了全县各族群众的收入,改善了民族地区的生活条件,把全县各民族同胞紧密的团结在了党的周围。
关怀保障,提升幸福指数。围绕就业关怀的劳动权益保障和职业技能建设两个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化资源联合,借助元阳县人社行业联合党支部委员会到元阳籍务工人员集中省区设立了7个就业维权服务站,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政策咨询、权益保障、沟通协调等事宜,保障他们合法的劳动权益,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融入到当地生活节奏中,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风俗,减轻他们因环境差异产生的心理负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针对民族地区劳动力专业技能水平低的短板,在县内按照部门联动、分乡实施、分批培训的方式,统筹人社、扶贫、教育、农林科技、妇联等部门培训项目,构建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民培训基地为骨干、村级培训点为基础的三级技能培训网络,采取“用工企业+培训基地+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模式,以种养技术、机械维修、家政服务、餐饮等为主要内容,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技能水平,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就业致富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供稿:李羊让